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为碳排放 “动态评价” 提供了技术可行性,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可信存证与智能分析,有望突破传统评价模式的滞后性与数据可信度瓶颈,但其落地需解决技术融合、标准统一等挑战。一、技术协同:构建动态评价的底层支撑物联网(Io...
阅读量:9212025
碳排放评价结果与 ESG 评级、绿色信贷的挂钩,是实现 “双碳” 目标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纽带,三者通过数据互通、标准衔接与激励机制形成联动体系,具体关联逻辑如下:一、碳排放评价结果与 ESG 评级的深度绑定ESG 评级中,“环境(E)...
阅读量:7092025
钢铁企业的长流程与短流程工艺在碳排放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其评价体系也因生产路径、能源结构和原料特性的不同而呈现明显区别。以下从碳排放来源、评价指标、影响因素及减排潜力四个维度,总结两者的核心差异。一、碳排放来源的本质差异长流程工艺以高炉 -...
阅读量:8702025
零碳园区碳排放核算方法(试行)本方法适用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园区核算自身碳排放。01 总体方法园区碳排放的核算边界为一个自然年内园区内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之和。本办法所称碳排放指二氧化碳排放,不包括其他温室气体。E园...
阅读量:8782025
在企业迈向低碳转型的进程中,绿电采购成为关键举措,而碳排放因子的准确选用则是衡量绿电减排成效的核心。当前,企业在核算绿电采购碳排放时,面临区域电网与全国平均值两种碳排放因子的抉择,这一决策并非简单的数字选取,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减排目标...
阅读量:9412025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