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是中国发展中的一大热词。努力实现“双碳”目标,既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宣示,也是中国顺应绿色转型趋势的必然要求。相关人才的供给和补充,正在改变着中国社会的就业结构,碳汇计量评估师、综合能源服务员等新职业相继出现。
“双碳”人才缺口巨大、需求激增
低碳发展涉及多个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相对于已经有一定发展基础的欧美国家来说,中国“双碳”工作涉及的环节更多、时间更近、任务更重,需要一大批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来支撑。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国需要的“双碳”人才在55万—100万名左右。而目前的相关从业者仅为10万名左右,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由于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自2021年起突然爆发的双碳人才需求遇到了供应的瓶颈。
着眼于绿色转型中“双碳”人才的培养,新的顶层设计已在中国悄然展开。2017年,中国在《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专门提出“提升绿色制造技术技能水平”,鼓励高等学校、职业学校根据绿色制造发展需要积极开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等相关学科专业。
2021年3月,具备碳排放监测、核算、交易、咨询等多项技能的碳排放管理员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碳排放管理员”这一新兴职业的出现,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决心。
为满足未来市场人才需求,培养掌握“双碳”各项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工信部教育中心启动双碳职业能力人才培养工程。据悉,该项目有碳排放管理技术、碳资产管理应用、碳监测管理技术、碳交易管理咨询共计4个技术专业。通过深入了解碳排放相关理论知识,学习碳排放管理策略,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驱动力,充足的人才保障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从顶层设计到基层执行,目前中国的“双碳”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要加快推进系统性的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政策的出台,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机遇。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这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全面提升相关行业的管理能力,尤其是要重点做好职业技能标准制定、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几项工作。
在大力引进、培养“双碳”人才的背景下,系统性培养专业化人才是当下的重中之重。碳排放管理员作为热门的新型职业,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能源革命的大环境下,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近两年来,众多知名企业如小米、华润、美的、吉利等纷纷放出了“双碳”岗位需求。据猎聘网统计,2021年,中国碳排放相关新发职位需求同比增长753.87%,且该职位的招聘平均年薪由2019年的15.36万元增至2021年的25.55万元。
高校纷纷布局,增设相关专业
目前,在低碳科技、市场、金融等新兴领域,人才储备仍然相对缺乏,“双碳”领域的人才培养格外迫切。
2020年以来,中国多所高校成立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学院、研究院。依托既有学科和人才梯队组建碳中和学院、研究院,是高校碳中和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流。经梳理发现,这些学院多集中在能源、电力、交通、建筑类等学科积累较深、校企合作紧密的高校。
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共同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并设立智慧能源专业。该学院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于一体,着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培养引领现代能源产业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实践型人才,打造高校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谈及“双碳”领域最缺乏什么样的人才,该院院长黄震在近日举行的“碳中和及卓越人才培养”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指出,目前最需要的是低碳科技人才、碳资产管理人才和碳交易、碳金融人才。
“未来,新能源这一块将继续有快速的增长,新能源、光伏、风能等方面的人才需要大力培养,同时,碳是有价格的,作为资产管理,也由此引发了碳核查、碳会计、碳审计。目前,该领域的人才培养已经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黄震称。
2021年,华东理工大学围绕碳中和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成立了国内首个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据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杜慧芳介绍,该学院旨在为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专业支撑和技术储备。她表示,希望推动碳中和领域学科交叉创新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与全球伙伴院校共同为推动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2021年,清华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清华大学方面表示,未来将在低碳发电与动力、新型电力系统、零碳交通、零碳建筑、工业深度减排、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方向重点发力。
同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揭牌成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碳中和示范性能源学院,学校设置了碳储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油气资源绿色智能开发、低碳能源高效开发、智能油气勘探开发、智能炼化与新能源等学科方向,组建若干个多学科交叉的碳中和能源领域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
2022年,四川大学成立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并面向本科生开设碳中和技术创新班。据四川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唯临介绍,目前,碳中和技术创新班的招生规模为每年60人。同时,川大还开设了20多门与碳中和相关的课程,涉及氢能、储能、碳经济等方面。
同年,同济大学与上海市崇明区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建设同济大学碳中和学院和同济崇明碳中和研究院,探索新型碳中和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零碳技术与碳资源管理的国际化平台,助力崇明建设成为“世界级生态岛”和“碳中和示范区”。
与此同时,职业院校也不甘落后,纷纷打造以实现“双碳”目标为指导的课程体系。例如,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专业技能课程上融入了废品回收、冷却液回收、精益管理、绿色制造等内容,以指导学生在从业过程中实现绿色生产。
在天津职业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的实训车间中,有一半以上的实训课程与新能源汽车相关。据该院院长李晶华介绍,仅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每年就可向社会输送近百名人才。
官方“发声”,碳排放人才走向“科班”
实现“双碳”,需要解决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如何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2022年5月,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提出了原则和方向。
在紧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方案》明确,要加快储能和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以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标,推动高校加快储能和氢能领域人才培养,服务大容量、长周期储能需求,实现全链条覆盖。加快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相关人才培养,推动高校尽快开设相关学科专业,促进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推广,为未来技术攻坚和产业提质扩能储备人才力量。加快碳金融和碳交易教学资源建设,鼓励相关院校在共建共管共享优质资源基础上,充分发展现有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作用,完善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实践、深化产学协同,加快培养专门人才。
《方案》还明确,要促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风电、光伏、水电和核电等人才培养。适度扩大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保证水电、抽水蓄能和核电人才增长需求,增强“走出去”国际化软实力。拓展专业的深度和广度,推进新能源材料、装备制造、运行与维护、前沿技术等方面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方案》鼓励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支持相关高校与国内能源、交通和建筑等行业的大中型和专精特新企业深化产学合作,针对企业人才需求,联合制定培养方案,探索各具特色本专科生、研究生和非学历教育等不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打造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完善产教融合平台建设运行机制,针对关键重大领域,加大建设投入力度,积极探索合作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另外,支持组建碳达峰碳中和产教融合发展联盟。鼓励高校联合企业,根据行业产业特色,加强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组建一批区域或者行业高校和企业联盟,适时联合相关国家组建跨国联盟,推动标准共用、技术共享、人员互通。
《方案》明确,要建设一批绿色低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瞄准碳达峰碳中和发展需求,针对不同类型和特色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类打造能够引领未来低碳技术发展、具有行业特色和区域应用型人才培养实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启动碳达峰碳中和领域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试点项目。针对能源、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在国内有条件的综合高校和行业高校中,加快建设一批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培育项目,启动一批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对于如何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也给出了方向: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师资培训,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广成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实施方案,促进一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总的来说,《方案》将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进行结合,系统地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人才培养的路径与举措,为“双碳”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杂志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碳资产质押贷款盘活企业碳配额 广东交行创新融资方式 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