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环境保护备受关注的当下,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对于提升环境治理透明度、强化企业环保责任担当具有关键意义。依据生态环境部印发的《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以下几类企业被明确列为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主体。
重点排污单位在各类企业中,因其污染物排放量大或者排放行为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深远而备受瞩目。这类企业向环境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水污染物,或者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例如,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含重金属的废水以及挥发性有机废气;火力发电企业燃烧煤炭时,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重点排污单位自列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之日起,就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需要严格依照规定,详细披露企业基本信息、环境管理信息、污染物产生与治理及排放信息、碳排放信息、生态环境应急信息、生态环境违法信息等内容,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
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涵盖了三类。第一类是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者虽未超过排放标准,但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第二类是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第三类是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且产能产量较大的企业。这些企业自列入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名单后,就被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并且在完成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后的第三年才会从该名单中移除。除了要披露与重点排污单位相同的八类环境信息外,还需额外披露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的原因,以及审核的实施情况、评估与验收结果,让公众清晰了解企业在清洁生产方面所做的努力与成效。
上一年度若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也需依法披露环境信息: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处以十万元以上罚款;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被依法吊销生态环境相关许可证件;因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此类企业需连续三年纳入企业名单,若期间再次发生上述情形,三年期限届满后,需再连续三年纳入企业名单。它们除了披露八类基本环境信息外,还应披露融资所投项目的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信息,以此向投资者和社会展示其在绿色发展方面的作为与考量。
除了上述明确列举的企业类型外,法律法规还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和特定的环境管理需求,规定其他应当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这体现了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的动态性和适应性,能够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进,及时将一些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的企业纳入披露范围,确保环境监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主体的确定,旨在聚焦那些对生态环境影响大、公众关注度高的企业,通过信息披露促使企业强化环保意识,积极履行环保责任,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国际注册ESG分析师专业评估认证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LCCI 国际 ESG分析师中英联合认证培训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权威 ESG 认证报考指南:零基础逆袭,抢占绿色职业高薪赛道!
>>>ESG 席卷商业,财务人怎样解锁千亿红利密码完成职业飞跃?
>>>想在未来职场一路开挂?在校生快报考国际注册 ESG 分析师
>>>手握国际注册 ESG 分析师证,咨询服务专业度与竞争力双提升
>>>金融圈转型风口已至!手握国际注册 ESG 分析师证,直取绿色金融红利
>>>企业ESG从业者:晋升加速器——国际注册ESG分析师,助你抢占未来赛道!
>>>EcoVadis 在全球范围内的覆盖范围如何,涉及哪总结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
>>>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 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顺应绿色发展潮流,企业为何需重视 CDP 碳信息披露?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