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内蒙古启动林草湿荒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 科学丈量生态碳汇家底

发布时间:2025-06-26 15:31:07浏览次数:

6 月 20 日,内蒙古自治区林草湿荒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工作在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样地调查现场正式启动。此次启动仪式标志着内蒙古将全面开启对全区森林、草原、湿地和荒漠碳汇数据的科学测量、计算和模型构建工作,旨在切实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计量监测能力,为精准掌握区域碳汇家底、推进 “双碳” 目标实现提供关键数据支撑。

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启动情况

内蒙古地域广袤,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多样,森林面积达 3.57 亿亩、草原面积 8.15 亿亩,且气候、植被和土壤条件差异显著。这一独特的自然禀赋使得碳汇计量监测工作面临复杂挑战,也凸显了建立科学监测体系的必要性。此次调查工作区别于传统模式,在常规的乔木层、灌木层、枯落物层调查基础上,特别将土壤碳层纳入调查范围。这一拓展旨在更全面、深入地捕捉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各个环节,确保碳汇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碳汇评估、交易及政策制定提供更扎实的科学依据。

2025 年上半年碳汇工作进展

CCER 造林碳汇项目开发储备成效显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 CCER 造林碳汇项目开发储备呈现加速推进态势。储备项目数量从 2024 年的 18 个大幅增至 25 个,增幅达 38.9%。其中,完成公示的项目数达 6 个,公示项目数量和开发面积均位居全国第二位,展现出内蒙古在造林碳汇项目开发领域的强劲实力和领先地位。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当地对碳汇项目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也为全国碳汇市场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多维度合作机制与项目落地开花结果

  • 绿色碳汇发展合作机制启动内蒙古正式启动林草能源绿色碳汇发展合作机制,签约合同金额达 2100 万元。该机制的建立旨在整合林草资源与能源领域的优势,推动碳汇与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为绿色低碳发展探索新路径、开辟新空间。

  • 碳中和林项目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已落地碳中和林项目 1.5 万亩,预计全年可完成 2.5 万亩。碳中和林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增加森林碳汇,改善生态环境,还为企业和社会主体参与碳中和行动提供了具体途径,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碳减排的良好氛围。

  • “生态司法 + 碳汇” 机制创新实践内蒙古积极探索 “生态司法 + 碳汇” 机制,通过司法手段推动生态补偿与碳汇相结合。目前,该机制已判罚案件 23 笔,实现生态补偿 17.6 万元。这一创新举措将司法保护与生态治理有机结合,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碳汇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制度创新。

碳汇方法学开发与技术研发取得突破

  • 方法学开发初见成效在碳汇方法学研究方面,内蒙古已完成草原、灌木两项方法学初稿。这两项方法学的初步成果为草原和灌木生态系统的碳汇计量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有助于提高碳汇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碳汇方法学的研发与应用工作也已启动,目前已完成项目指南编制,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增汇技术研发推广成果丰硕内蒙古高度重视林草增汇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目前已研发并推广 10 项林草增汇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效提升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为实现 “双碳” 目标提供技术支撑。


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此次林草湿荒碳汇计量监测体系的启动及上半年碳汇工作的显著进展,不仅对提升全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全国碳汇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 “内蒙古经验”。未来,随着各项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内蒙古有望在生态碳汇领域发挥更大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我国实现 “双碳” 目标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