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下称《意见》)。该《意见》旨在推动企业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掌握各环节的能源资源消耗和原材料碳排放水平,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绿色化水平。
对于企业而言,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掌握各环节的能源资源消耗和原材料碳排放水平,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碳足迹情况,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这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可以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
从国际贸易环境的角度来看,建立碳足迹体系也将为中国出口产品带来更多的竞争优势。随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制定的碳相关绿色壁垒越来越多,中国若不建立自己的碳足迹体系,将逐渐丧失国际贸易话语权。通过建立碳足迹体系,中国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提升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对于消费者而言,有了碳足迹标识,他们可以更加轻松地辨别出低碳产品,亲身参与和推动全社会的低碳转型。预计未来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等产品很快就会拥有碳标识,商场和电商平台等也会展示商品碳标识。这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信息,推动全社会的低碳转型。
此外,《意见》还表示将会把碳足迹管理相关要求纳入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加大碳足迹较低产品的采购力度。这一举措将从消费侧有力地推动企业低碳转型,促进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
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是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企业碳足迹管理、推动国际贸易话语权的提升、促进消费者参与低碳转型以及加强政府采购对低碳产品的支持,中国将逐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