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全国人大代表薛济萍:提高国内咨询机构国际认可度以应对欧盟“碳关税”

发布时间:2024-03-06 10:20:29浏览次数: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即所谓的“碳关税”,定于2026年正式落地实施。届时,出口至欧盟国家的相关行业产品将必须提供详尽的碳排放数据,并根据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缴纳相应的税款。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济萍表达了深切的关注。他指出,中欧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长期保持着稳定的贸易关系。据海关总署、江苏省统计局和南通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对欧盟出口总额达到3.74万亿元,同比增长11.9%;江苏对欧盟出口6291.1亿元,同比增长14.1%;南通对欧盟出口381.6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欧盟也是中天科技的主要出口贸易区域。

薛济萍进一步指出,2023年,中天科技对欧盟出口额达到14.6亿元,同比增长39.67%,占企业年度出口额的31.54%。该公司规划到2026年,对欧盟的出口额将达到6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7亿元,使欧盟成为中天科技出口的第一大区域。然而,“碳关税”的实施无疑将给我国企业的出口带来诸多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薛济萍建议,不仅企业需要积极调整生产模式、提高产品的环保标准,还需要国家层面出台有力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也要积极配合落实。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碳关税”对企业产品出口的影响,确保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不受损害。

薛济萍就当前形势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建议:

他强调了与欧盟在“碳关税”问题上进行沟通协商的重要性。他提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碳减排方面共同承担责任,但应根据各自情况有所区别。为此,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与发展中国家共同推动建立相关机制,与欧盟保持密切沟通,为我国与欧盟有经济往来的实体企业争取更友好的贸易合作空间。

薛济萍鼓励构建绿色供应链。他指出,欧洲部分公司已经将碳排放量化要求纳入招标规则,而90%的碳排放来源于原材料。因此,降低碳排放应从源头抓起。他建议出台相关政策,引导企业提高对绿色产品的认知与选择,促进新型绿色原材料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共同构建绿色供应链。

他还关注到国内咨询机构在国际上的认可度问题。他建议推进我国相关机构的专业化提升和规范化发展,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构品牌,全面提高国际认可度和权威性,为中国企业就近开展产品碳核查、碳足迹等认证提供便利。

同时,薛济萍也呼吁加快完善国内碳市场。他建议扩大国内碳交易行业覆盖范围,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完善碳交易市场法规制度,强化碳市场运行监管机制,为碳市场的稳健运行提供坚实基础。他还积极推动国内碳市场与欧盟“碳关税”互认,以提升中国碳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薛济萍强调了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性。他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各类企业都应肩负重任。为此,他建议引导企业顺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加强内控管理,实施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战略,实现低碳发展。同时,他还鼓励企业更新升级高耗能设备,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清洁能源运用,为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