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切实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依据《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国科发社〔2022〕157号)、《四川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川科发社〔2023〕1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来宜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牵引,着眼中长期布局,实施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十大行动,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成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有力支撑我市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实现碳中和远景目标奠定坚实技术基础。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初步构建高效协同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低碳零碳负碳等基础前沿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应用基础研究取得新突破,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林等重点领域降碳减排、固碳增汇及负排放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进展,一批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有力支撑我市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2%,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达到省上要求。
到2030年,掌握更多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可应用推广的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有显著影响力的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和综合示范工程,建立更加完善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体系,有力支撑我市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5%,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达到省上要求。
二、重点任务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创新行动。(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数字经济局、市经合新产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资委、市应急管理局、国网
电力宜宾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持续推进能源绿色开发,加快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强化数字化技术在能源开采、运输、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因地制宜,发挥宜宾地方能源和产业优势,围绕智能与绿色矿山建设、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智能电网与能源综合利用、储能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开展应用示范推广。构建绿色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科技支撑宜宾能源绿色转型。
专栏1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创新技术
智慧与绿色矿山技术。推进5G、大数据、云计算、AI、融合通信等前沿技术与煤炭开采的融合,开发适用于安监生产、综合集控、智能巡检、经营管理、智能掘进、智能开采、智能运输等关键环节的检测、分析、控制新技术与装备;研发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可视化等集中管控平台。开展采空区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瓦斯抽采、土地保护等绿色开采技术研发和应用;研究矿区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
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技术。研究适应宜宾地区特征的生物质利用方法和途径;开展秸秆、酒糟、油樟等特色生物质发电技术研发,建设示范推广;研发热力电厂超低排放和近零排放技术与装备;研究园区的能源资源梯级利用、水力资源梯级和综合利用技术,建成应用示范。
智能电网与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开展分布式光伏、余热余压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等一体化系统开发,推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
储能技术。围绕储能电池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系统集成等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建设源-网-荷-储应用示范;研究光伏发电、光储能、直/交流耦合与能量管理等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关键技术,开展示范推广;因地制宜,开展适用于宜宾地区特征条件的储能技术开发和应用。
(二)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突破行动。(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围绕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聚焦材料、化工等高能耗、高排放重点行业,优化用能和原料结构,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加强产业间耦合链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进重大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攻关、清洁能源替代技术攻关。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实现对工业制造工艺流程和设备的绿色低碳升级改造,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应用,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
专栏2 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
材料。鼓励企业依托现有水泥生产线,综合利用粉煤灰、脱硫石膏、磷石膏、煤矸石等废渣,发展高强度的优质水泥;以建筑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以装配式混凝土(PC)构件、竹木结构为主的新型建筑结构材料,提升新型建筑结构材料使用率,着力推动建造方式创新;依托本地石英资源,发展玻璃纤维及其复材、玻璃及衍生制品等硅基及玻璃新材料产业链;依托页岩气就地转化及本地黏土资源优势,推广应用先进清洁生产技术,推进陶瓷行业重点企业技改扩产及节能降耗“双促进”。
化工。实施工艺技术改造升级,优化资源利用,实现化工装置余热余压充分利用;配套先进的生产控制系统和整流变压系统;构建清洁能源+储能+化工+零碳一体化新型竞争力模式,降低生命周期碳排放;工业尾气回收与化工联产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深度融合。在白酒食品、绿色能源化工、新材料等重点行业推广智能控制、工业机器人、快速成型、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分散控制系统(DCS)、制造执行系统(MES)等技术;鼓励企业加快建设智慧车间(工厂),推动企业上云;鼓励工业企业开展 ERP 和 MES 等系统集成应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车间管理,实现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智能管控;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础数据库;培育推广标准化的“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解决方案和工业APP。
(三)交通和建筑低碳创新行动。(市经合新产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围绕交通和建筑领域清洁低碳转型需求,发展智能交通,加快数字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交通领域智能化和电气化。加快推动南部山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大力促进特种玻璃、环保陶瓷、高强水泥、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开发利用,建设西南地区绿色建材产业基地。完成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任务,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专栏3 交通和建筑领域低碳技术
绿色低碳智能交通。以建成全球最大的智能轨道快运系统产业基地为契机,依托中国中车集团和中车株洲所,推动智慧轨道交通的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运营维保、易损易耗件等技术研究。建设绿色智能交通物流体系。实施“电动宜宾”行动,积极申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重卡特色类)应用试点,到2027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市场渗透率达50%。推进“车路云网”一体化建设,提高交通出行和城市服务效率,推动城市交通低碳运行。实施“电化长江”行动,支持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打造长江上游电动船舶产业基地。协调推进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和金沙江下游翻坝转运系统建设,深化长江水运航道港口合作。
绿色低碳材料。以建成西部领先的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为契机,重点围绕特种工程塑料、新型钛白粉、油樟精深加工产品等开展研究。以建成新型建材特色示范基地为契机,重点开展特种玻璃、环保陶瓷、高强水泥、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材的应用。
(四)生态与农业碳汇能力提升创新行动。(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林业和竹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稳定现有森林、湿地、土壤等固碳作用,巩固提升碳汇能力。重点发展农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畜禽健康养殖、农林生物质(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农业污染防治技术,以及秸秆还田、生态/循环种养、林下经济、农林复合系统等碳汇提升技术。力争到2030年,单位农产品的碳排放量显著下降,科技支撑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高,林草固碳增汇能力全面提升。
专栏4 生态与农业碳汇能力提升技术
生态固碳增汇技术。研究森林、农田、河流等生态系统综合碳汇技术。研究生物碳、土壤微生物固碳、农作物秸秆有机堆肥、控释缓释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等农业碳汇技术。研究高效固碳农林种质资源挖掘与选育、碳汇林提质增汇经营、灾害防控等林业碳汇技术。
减污降碳协同技术。研发绿色低碳的水、大气、重金属、农业面源、畜禽养殖等污染防治技术。研发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在线自动检测、空天地一体化智慧监测、农林加工剩余物低碳高效资源化利用等技术。
农业减排与替代技术。研发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低排放作物与畜禽品种、畜禽低碳养殖、以“炭”固碳高效循环农业构建等关键技术。研究稻田湿地、畜禽养殖等甲烷减排控制技术。研究含氮化肥减量施用、水肥耦合等氧化亚氮减排控制技术。
(五)资源循环利用创新行动。(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科技局、市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碳的协同作用,重点开展动力电池、晶硅光伏、优质白酒、特色农业等优势主导产业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技术攻关。力争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5%。
专栏5 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工业循环利用技术。开展退役动力电池、废弃晶硅光伏组件、白酒糟、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废纸等主要可再生资源规范化、规模化、清洁化循环利用技术攻关。开展粉煤灰、脱硫石膏、磷石膏、煤矸石、氯化收尘渣等工业固体废物在提取有价组分、筑路、生态修复、土壤治理等领域的规模化利用。围绕页岩气开发固体废物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开展技术攻关。探索开发油基岩屑综合利用途径,开发适用于宜宾的油基岩屑资源化利用技术。
农业循环利用技术。开展农作物秸秆、竹材边角料、残次农产品、茶叶碎屑、废旧农用地膜等农业废弃物规模化、资源化、高值化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开展农业废弃物处理甲烷和氧化亚氮减排回收利用、氮肥高效利用与氧化亚氮减排协同等关键技术攻关。
生活垃圾和污水减量化资源化技术。开展城乡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攻关。研发可回收物分拣、大件垃圾处理、生活垃圾资源化、生活污水和污泥有机物与磷回收、污水源能量回收、生活污水治理低能低碳化等关键技术与装备。
(六)基础前沿低碳技术创新行动。(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重点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前沿储能等领域深化应用基础研究。围绕高效率太阳能发电、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地热能等开展前沿技术攻关。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围绕下一代光伏电池技术、新一代动力电池、空气直接捕集二氧化碳等技术发展方向开展自由探索。
专栏6 基础前沿低碳技术创新
新型发电技术。研究基于M6尺寸的高效钙钛矿/晶硅叠层光伏组件,大规模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开发,光伏太阳能电站的光伏电力系统建设关键技术。
前沿储能技术。研究新型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钒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
工业新材料技术。加强锂电、晶硅、钛白粉、特种工程塑料等新材料基础研究。开展新型电解质、电池组件、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及前驱体、基础锂盐和镍盐等技术研究。开展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研发与设计。开展二氧化碳高效转化、生物炭替代钢铁还
原剂、固碳型胶凝材料矿物匹配与重构等技术研究。开展竹木、
棉麻、蚕丝等生物基纤维材料的开发利用。开展特种玻璃、环保陶瓷、高强水泥、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材的应用。支持磁性材料和铜基材料的提升研究。
空气中直接捕集二氧化碳技术。开展空气中直接捕获二氧化碳理论研究,探索低成本空气中二氧化碳直接捕集技术,研发高效低成本的吸收/吸附材料和设备。
碳监测技术。研究基于卫星遥感的碳排放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园区级、厂矿级碳排放精准监测评估、能源大数据动态监测技术,探索绿碳认证技术,开展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建设研究。
(七)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创新支撑行动。(市科技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数字经济局、市经合新产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水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以科技赋能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集中布局、集群成链、集约高效的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格局。突出创新驱动、集聚发展,聚力壮大动力电池、晶硅光伏等绿色低碳产业,深挖页岩气潜力,强化数字赋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聚焦晶硅光伏制备与应用、动力电池及应用、页岩气高效开发与利用、数字技术与应用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开展示范推广。
专栏7 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创新支撑技术
晶硅光伏制备与应用技术。推进晶硅材料制备、加工等关键环节技术升级,提高晶硅材料品控和性能;推进电池片、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光伏储能、分布式光伏电站技术研究与应用。
动力电池及应用技术。持续推进镍钴锰酸锂(NCM)/镍钴铝酸锂(NCA)等高镍三元及磷酸铁锂等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升级;加快固态动力电池、钠离子电池、锂硫电池等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开展锂电池回收与利用关键技术研发;研究突破磷酸铁锂(LFP)储能电池在效率、成本、寿命、安全性等方面等的瓶颈技术;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水平,推动整车企业与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配套技术协同发展。
页岩气高效开发与利用技术。围绕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开发示范区建设需求,研发页岩气勘探、开采、输运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展二氧化碳驱油驱气及封存一体化设计、二氧化碳及非纯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技术等CCUS与清洁能源融合的工程技术研究;研究页岩气绿色开采新技术,研究页岩气就地利用方法与途径;开展页岩气就地利用集成技术与装备研发,进行典型应用场景示范。
数字技术与应用。搭建城市数字化底座,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加强软件和信息技术水平与智能终端的深度融合,提高智能终端的市场竞争力;着力提升大数据、人工智能、5G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新兴产业赋能。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打造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推进白酒文化、川茶文化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品开发,实现文化数据互联互通。
(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移行动。(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国资委、市林业和竹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探索新型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支持在宜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中试(熟化)平台,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高水平运营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川南分中心,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科技成果交易大市场。加快推进四川省科技服务业产业聚集区建设,大力引进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加大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和绿色低碳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创新创造能力,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加快创建国家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机制,完善绿色低碳科技金融体系。
专栏8 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低碳零碳技术示范工程。工业重点领域低碳示范工程:开展酿酒废弃物低碳资源化利用示范。开展锂电池材料、锂电池PACK、锂电池回收全链条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储能锂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技术开发。围绕车联网、中控系统、车辆外部环境感知系统等汽车电子细分领域的关键零部件进行研发,开展电池系统、整车控制系统、充电与智慧能源系统研发,提升“动力电池之都”的科技水平。
绿色低碳技术平台建设。高水平运营宜宾市科技创新中心,做大做强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四川大学宜宾园区、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宜宾上交大新材料研究中心、动力电池创新联合体、竹类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绿色高分子建材研发平台等。支持在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探索市场化机制组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开展自由探索,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四川省宜宾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建设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及污染防控宜宾市重点实验室,积极创建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及污染防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联合成都理工大学申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防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示范区。建立“立足川南、辐射川滇黔渝结合部、链接全球”的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区。支持三江新区等具备条件地区通过科技创新减少排放,打造近零碳排放示范区。支持市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产业园加大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和应用,打造国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综合示范区。
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产权保护。争创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调解、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和证据互认制度,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加大科技创新侵权打击、维权保护力度。实施重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促进工程,构建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四川省(宜宾)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成功创建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宜宾分中心,积极争创中国(宜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绿色低碳科技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做大“天府科创贷”等科技信贷业务,建立和完善绿色低碳科技型企业信贷风险资金池,放大对绿色低碳科技型企业融资规模,发挥宜宾商业银行科技支行等金融专营机构作用,创新推广绿色低碳技术知识产权质押、投贷联动、股权质押融资等新型金融产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引进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投资机构,鼓励设立面向绿色低碳技术科技成果转化、高成长性企业和新型研发机构的投资基金。大力引导有条件的绿色低碳科技企业上市融资,支持科技型企业登陆沪深交易所和北交所,在主板、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
(九)绿色低碳创新项目、主体和人才协同培育行动。(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体育局、市国资委、市委人才大学城局、市林业和竹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依据国家和四川省对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系统性部署、市场发展导向、企业绿色低碳发展需求,推动低碳创新科研项目支持、基地与企业建设、创新平台和中心搭建以及人才储备和培养,增强绿色低碳创新项目、主体和人才协同发展。依托四川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中心等,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关键技术研发,支持科研平台和创新中心对绿色低碳领域的协同发展,不断提升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加强绿色低碳创新科研项目支持,加快企业绿色技术攻关与研发,推进产业绿色化改造。培养一批专注于绿色低碳技术的科技领军企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西部领先的绿色化工示范基地,引领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和绿色产业发展。面向绿色低碳创新人才需求,引进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领军人和创新创业人才,发掘具备碳综合技术和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服务团队,围绕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培养绿色低碳领域应用型复合人才,建立可持续发展人才队伍。
专栏9 绿色低碳创新项目、主体和人才协同培育
绿色低碳创新科研项目支持。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可再生资源等方向的绿色低碳产业的科技研发项目支持,结合本地重点企业的绿色低碳发展需求和市场导向,通过“揭榜挂帅”“招商引资”等机制设置专项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项目,加快白酒、食品、能源、化工、石材、竹产业等产业绿色化改造和提质增效,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更新迭代等提供绿色低碳创新科研服务,带动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基地和示范企业建设。大力发展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业,打造西南地区绿色化工基地,支持三江新区等具备条件地区打造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立一批掌握绿色低碳技术的龙头产业基地和示范领军企业,带领和推动工业经济绿色转型和园区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设宜宾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依托基地加强固体废物分类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完成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绿色低碳资源节约循环利用。
绿色低碳创新平台和中心搭建。依托欧阳明高院士工作站(四川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中心)、天原锂宝锂电产业研究院、宜宾学院等协同攻关,推进四川时代和时代吉利动力电池、天宜锂业电池级氢氧化锂、光原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等项目建设。支持四川省宜宾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建设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及污染防控宜宾市重点实验室,积极创建大气环境综合观测及污染防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联合成都理工大学申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风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鼓励绿色低碳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同市政府开展多方协同增效合作,高质量共建一批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化工新材料、绿色化白酒食品、轨道交通、竹产业、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等领域的科研平台和创新中心,为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中小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核心技术指导与交流,推进产业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创新人才储备和培养。依托宜宾市人才引进政策,面向海内外引进储备一批绿色低碳高层次人才和创新服务团队,享受宜宾市引进人才相关政策待遇,给予相应的安家补助、创业补助和服务保障。宜宾本地高校和研究院增设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绿色化白酒食品、光伏工程技术等绿色低碳专业,加强对应用性绿色低碳创新人才的培养,满足绿色低碳市场和企业等的不同层次人才需求。根据国有企业、县(区)企业、在宜高校和科研平台等的需求,定期发布绿色低碳创新人才清单,聘用具备碳综合技术和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在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等重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发现和培养绿色低碳领域的技术领军人、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服务团队。
(十)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国际和区域合作行动。(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经合新产局、市商务局、市林业和竹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围绕国际领域绿色低碳技术和市场需求,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积极参与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国际论坛,深入学习国际领先绿色低碳技术,提高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家组织实施的国际科研合作研究的绿色低碳领域创新项目,促进绿色低碳科研成果有效转化。加强同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成渝地区等的创新与合作,深化与县(区)在绿色低碳领域的联动发展,实现区域绿色低碳科技、人才和信息的共享,更好地推广与应用绿色低碳技术。
专栏10 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国际和区域合作行动
科技创新国际化合作与交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南亚、东南亚等国家经贸投资合作,打通与欧洲、中东、非洲开放大通道,围绕汽车新能源、绿色化工、新材料、绿色化白酒食品、轨道交通、竹产业、光伏发电与太阳能等领域,积极参与碳中和科技创新国际论坛。围绕南亚、东南亚等国际大市场需求,鼓励五粮液、四川时代、丝丽雅集团、天原集团等拓展医用防护、新材料、新能源、绿色化白酒食品等出口业务,在欧盟(德国)、美洲(美国)等地设立境外投资促进代表处,开展国际领域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与合作。对接国家碳中和国际化战略发展需求,结合宜宾本地绿色低碳产业和市场导向,鼓励在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参与国家组织实施的国际科研合作研究的绿色低碳领域创新项目。持续办好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中国国际名酒博览会、国际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大会、中国(宜宾)国际竹产业发展峰会暨竹产品交易会等绿色低碳特色品牌展会,加快建成区域国际会展中心,宣传和交流我国绿色低碳技术。
科技创新区域化合作与交流。支持国家、省级重大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在三江新区布局,围绕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绿色化白酒食品等绿色低碳方向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合作与交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孵化转化水平。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持续深化与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和成都高新区等科技合作与创新,打造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生态圈,推动绿色低碳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争取把宜宾建成创新发展动能强和区域带动作用强的全省经济副中心。深化县(区)联动发展,探索建立“招商共引、园区共育、项目共建、人才共用、信息共享”模式,打造绿色低碳技术开放发展联合体,让城市绿色低碳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统筹推动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市级部门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协调联动,各地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落实举措,明确工作目标,市县共同推动各项任务扎实落地。组建宜宾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专家咨询委员会,跟踪评价国内外绿色低碳技术发展动态,加强对碳排放监测、计量、核查、核算、评估的支撑保障,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创新管理机制。系统谋划全市低碳技术科研攻关体系,整合跨部门、跨学科、跨区域的创新力量和创新资源,建立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的一体化调度机制。在科技计划中设立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专题,推行“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绿色科技创新绩效指标考核与监管,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纳入高校、科研单位、国有企业有关绩效考核。(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引导多元投入。统筹科技专项资金,综合运用税收优惠、财政奖补等方式,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和地方各级政府持续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对接国家、行业各类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形成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大金融扶持。构建推进绿色金融服务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推动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与金融资源融合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扩大绿色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绿色技术转移早期项目的投融资支持力度。建立健全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和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库,鼓励金融机构重点支持入库项目和企业。(市科技局、市金融工作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责任落实。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性,按照职责分工,压实目标责任,细化工作举措,制定推进方案,建立信息报送制度,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定期报送牵头部门,重大问题及时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委员会报告。加强跟踪评估,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营造创新生态。做好宣传引导,及时总结推广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先进技术、示范应用等典型经验。开展全民碳中和科学普及活动,积极拓展宣传渠道,提高公众对碳达峰碳中和的科学认知,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来源:宜宾市科学技术局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更多碳市场最新最热资讯,请扫描下列二维码,关注“碳云管理中心”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