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一项重要文件——《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该文件旨在推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产品碳足迹,作为碳排放核算的一种重要方式,全面涵盖了产品从原材料加工、运输、生产到出厂销售等全流程的碳排放量。这一管理体系不仅鼓励企业积极降低碳排放,更有助于形成绿色低碳的消费风尚。
对于企业而言,进行产品碳足迹/生命周期评价与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明确评价的目标、范围和假设,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其次,通过清单分析,详细收集产品的输入和输出数据,掌握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接下来,利用这些数据与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相结合,计算出产品的碳足迹,为企业制定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据碳云管理中心了解,结果解释环节至关重要,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企业可以识别出关键的排放阶段和因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减排建议。在报告和沟通阶段,企业应编制详细的产品碳足迹报告,与利益相关方分享评价结果,并公开透明地展示信息,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透明度。
此外,持续改进是产品碳足迹管理的核心。企业应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不断减少产品的整体碳排放。同时,企业还可以考虑参与相关的碳足迹认证或遵循国际标准,如ISO 14067,以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在内部能力建设和供应链管理方面,企业也应加大投入。通过培养内部团队的能力和与供应商的合作,企业可以更好地掌握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情况,推动整个供应链的绿色转型。
产品设计优化是降低碳足迹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在产品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碳排放因素,选择低碳材料和技术,提高产品的能效和环保性能。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更多碳管理最新最热资讯,请扫描下列二维码,关注“碳云管理中心”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