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2024年3月28日(星期四)上午10:00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此次发布会邀请了省生态环境厅的负责同志,旨在详细介绍山东省在推进碳排放配额履约方面的扎实努力和取得的显著成果,以及这些努力如何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宏大目标。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肖永涛发表了详尽的演讲。他指出,自2021年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开始以来,山东省内的所有企业均秉持着“应履尽履”的原则,积极投身于碳减排的伟大事业中。到了2023年,即碳市场的第二个履约周期,山东省的履约率达到了惊人的100%。在这一周期内,共有225家发电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交易量高达7169.08万吨,交易额也达到了惊人的46.66亿元。这些数字不仅彰显了山东省在全国碳市场的领先地位,更体现了其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
从第一个履约周期到第二个履约周期,山东省在碳减排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一方面,通过推动一批能效低、碳排放强度高的小煤电机组关停并转,全省煤电行业的整体能效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不仅提升了碳排放数据的质量和履约能力,更为山东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在碳排放管理方面的水平也得到了整体提升。重点发电企业的碳排放管理意识明显增强,碳排放数据质量显著改善。开展燃煤含碳量实际检测的比例达到了99%以上,这充分证明了山东省在碳排放管理方面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此外,随着碳市场配额基准值的加严和配额的收紧,山东省的配额盈余企业数量由第一个周期的146家增加到了186家,而配额缺口企业则由174家减少到了128家。这一变化不仅显示了山东省在碳减排方面的积极成果,也预示着其履约形势的整体向好。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省的发电机组大部分为热电联产机组,数量占比高达96%以上。这种机组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碳排放强度低,因此大多数企业的配额都有盈余。随着山东省加大关停淘汰落后机组的力度,以及碳市场奖优罚劣的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能效低、运行方式不合理的落后机组逐渐退出市场,全省机组整体能效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
以某市发电企业为例,该企业通过余热利用节能技改和强化碳资产管理,不仅提高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能效约3%,而且在满负荷运行时,每台锅炉全年可减少煤炭消耗约31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920吨。按照当前碳市场每吨80元左右的价格计算,该企业可节省63万余元。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山东省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和履约双赢方面的卓越成果。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更多碳市场最新最热资讯,请扫描下列二维码,关注“碳云管理中心”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