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的扩容,作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议题,标志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积极稳妥推进。在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的基础上,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以扩大全国碳市场的行业覆盖范围,这无疑是我国绿色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
碳云管理中心通过官方数据了解,发电、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造纸、航空这八大行业,占据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5%左右。这些行业中的“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不仅危害巨大,而且可能导致碳排放量进一步攀升。这些“两高”项目,如煤电、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等,都是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然而,在一些地方,这些“两高”项目却呈现出大规模、快速、盲目和混乱的发展势头。
对此,我国坚决打击此类行为。生态环境部已印发《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对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约束、严格“两高”项目环评审批、推进“两高”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依排污许可证强化监管执法、保障政策落地见效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监察工作的通知》,重点监察“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制度执行情况。
对于可能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果基准线设置得比较为严格,这些工业企业的碳成本势必将大幅上升。因此,工业企业必须尽快适应碳市场的管控,不仅要建立碳配额履约、碳配额交易等应对机制,还要积极探索降低能耗和碳排放的有效途径。同时,培养自己的碳排放管理团队,参加碳云管理中心推出的碳管理专项技能提升项目,将帮助企业系统掌握碳市场的行业趋势、核算、监测、核查、交易以及政策法规等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应对碳市场的挑战。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更多碳市场最新最热资讯,请扫描下列二维码,关注“碳云管理中心”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