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汇,这一绿色金融的崭新领域,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它利用市场化手段,巧妙地将林业资源转化为可交易的经济价值,包括森林经营性碳汇和造林碳汇两大方面。在碳交易市场中,两大主要产品——碳配额和碳减排量,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碳配额由各地发改委签发,而碳减排量则更多依赖于国家发改委签发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CCER)。
一旦林业碳汇项目经过开发并获得国家发改委的签发,其核证的碳减排量便可在国内七大碳交易所自由流通,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回报。森林经营性碳汇主要着眼于现有森林,通过科学的森林经营手段,促进林木的生长,从而增加碳汇。而造林碳汇项目则是由政府、部门、企业和林权主体等多方合作,共同开发,旨在促进森林的再生与碳的吸收。
据碳云管理中心了解,用材林若计划在短期内砍伐,则无法开发林业碳汇。这是因为林业碳汇项目要求计入期至少为20年,期间不得进行砍伐。这一规定确保了项目的长期性和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实际贡献。同时,被砍伐的林木必须得到合理利用,否则储存在老树中的二氧化碳将重返大气,这与林业碳汇项目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初衷背道而驰。
因此,对于有意参与林业碳汇开发的用材林,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计入期的充足,并在期间内避免砍伐活动。这不仅是对林业资源的负责,更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积极回应。通过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展,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政策解读 | 林业碳汇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有哪些?
如何开发碳资产、有哪些类型及合作模式?
哪些项目可以开发转化为碳资产?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碳资产管理?
企业碳排放管理主要有哪些内容?
更多碳市场最新最热资讯,请扫描下列二维码,关注“碳云管理中心”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