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国家碳达峰试点(杭州)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4-05-30 16:56:28浏览次数:

《国家碳达峰试点(杭州)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于近期印发,现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创建碳达峰试点城市是我市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攀登行动的重要体现。经过积极争取,2023年11月,我市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为落实国家和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有关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杭州市数字、科技和制度三大优势,创新建筑、交通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路径,积极推进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制定本《方案》。

二、起草思路

(一)深刻把握试点要求明确创建总体思路。《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明确,开展试点的主要目的是“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此,《方案》提出了“3+10+7+7”的总体创建思路,即:围绕数智赋能标杆区、科技引领样板区、制度创新示范区等 3 大定位,依托科技创新,开展数智赋能、能源低碳转型、区县市达峰示范等 10 大攻坚行动,推进碳排放核算制度等 7 项制度创新,实施 7 大碳达峰重点工程,积极探索产业轻量型城市碳达峰路径。

(二)立足实际明确试点定位。结合实际,提出试点城市3大定位,即数智赋能标杆区、科技引领样板区、制度创新示范区。数智赋能标杆区,重点是谋划打造“1个能源双碳智慧大脑、N个应用场景”的“双碳”数治体系。科技引领样板区,重点是加快打造“双碳”技术研发策源地、“双碳”科研平台集聚地、“双碳”成果转化首选地等。制度创新示范区,重点提出 7 方面政策创新安排。

(三)突出特色明确试点“四梁八柱”。基于“在重点领域进行制度突破,在全国全省引领示范”的考量,梳理提出支撑试点城市建设的“四梁八柱”,即7项重大改革(制度)清单和10大标志性工程清单,其中:7项重大改革(制度)清单包括推进绿色低碳重点领域立法、探索碳排放核算+预算制度、探索项目碳评制度、打造绿色低碳公共交易平台、打造“杭碳”绿色金融品牌、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创新、完善“杭碳”标准等,10大标准性工程包括“1+N”“双碳”智治体系建设工程、“光伏+”推广工程、城市更新工程、“双碳”成果转化首选地工程、绿色能源产业生态圈建设工程、“绿富美”协同增效建设工程、新型供能园区建设工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减污减碳协同创新试点工程、“人人+”低碳品牌打造工程、“循环减碳”减设工程等。

(四)以项目保障《方案》落地落实。《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明确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统筹现有资金渠道,对符合要求的试点建设项目予以支持”。为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方案》提出了 7 个方面重大工程,谋划储备项目 91 个。

三、《方案》主要内容

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全民行动、重大工程以及保障措施等 7 个部分内容。

(一)总体要求。重点是充分发挥数字、科技和制度三大优势,围绕数智赋能标杆区、科技引领样板区和制度创新示范区,加快构建有利于数智治理体系,建设破解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瓶颈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保障“双碳”目标实现的政策制度体系,打造“兼顾城市发展、突出创新引领、媲美国际先进”的全国碳达峰试点杭州样板。

(二)主要任务。包括“双碳”智治架构体系、城乡建设低碳转型、交通多侧协同低碳转型、能源低碳转型、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节能提效、资源循环利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碳汇能力巩固提升以及区、县(市)达峰示范行动等 10 大攻坚任务。

(三)科技创新。包括打造“双碳”技术研发策源地、科研平台集聚地、成果转化首选地、夯实“双碳”科技人才根基等 4 方面任务,助力构建集研发、验证、转化为一体的市场化科技创新体系。

(四)制度创新。包括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立法、探索碳排放核算+预算制度、探索项目碳评制度、探索城市更新机制、探索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认证体系、打造“杭碳”绿色金融品牌、探索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等 7 方面。

(五)全民行动。包括打造“双碳”科普品牌、实施“人人+”低碳行动、推广绿色产品服务认证、加强碳排放信息披露、强化干部“双碳”教育培训等 5 方面。

(六)重大工程。梳理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等 7 个方面 91 项重大工程。

(七)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强化资金保障、加强经验总结等 4 方面。

四、施行时间

本《方案》自2024年6月22日起施行,由市发改委负责牵头组织实施。

五、解读单位

解读单位: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解 读 人:曾东城  政策咨询电话:85251820


企业及个人如何参与碳排放管理、碳资产开发与管理、林业碳汇开发、节能咨询、节能诊断、节能设计、绿色融资、节能改造、能源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工作?了解详情请添加微信13691349057(微信同号)联系我们。关注“碳云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浏览更多 能源管理、碳管理相关资讯。

网站.png


碳资产管理师.png

来源:杭州人民政府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我国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中国碳峰碳中和如何做到?

>>>生态环境部发声!争取尽快实现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哪些行业将入围?

>>>钢铁、石化等7个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已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该如何应对?

>>>全国碳价持续创新高!碳配额成交量激增,如何获取碳配额?

>>>企业如何有效进行碳资产管理,有哪些交易策略?

>>>高碳资产项目包括哪些项目,如何开发?

>>>碳资产开发有哪些类型及合作模式,开发流程有哪些?

>>> 林业碳汇项目及碳汇量如何申报登记,材料有哪些?

>>>个人如何参与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财富增长?

>>>欧盟CBAM政策实施在即,出口企业需提前准备碳足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