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全球锂电池产业的领军者,其产能和产量均稳坐世界头把交椅。2023年,我国锂电池总产量一举突破940GWh大关,同比增长率高达25%,行业总产值更是攀升至超过1.4万亿元的惊人数字。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锂电池作为“新三样”之一,其加速发展对于推动节能降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及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碳云管理中心了解,锂电池的碳足迹核算,实际上是一场涵盖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产品使用直至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详尽追踪之旅。这套核算体系紧密结合我国锂电池产业的显著优势,通过构建一套科学、切实可行的数据收集、核算、入库模式,从而构建了一个规范有序、高效联动的工作机制。
具体而言,这一核算体系首先从数据的广泛收集和精细整理入手。在原材料获取阶段,详细记录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各类原材料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生产制造阶段则紧盯电池单元的组装封装、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的能耗和工业排放;产品使用阶段虽相对碳排放较少,但依旧注重充放电效率等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最终处置阶段则着重于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及废弃处理环节的碳排放。
在核算方法上,采用了国际通行的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通过对全生命周期各环节进行系统边界划分,精确量化每一个步骤的碳排放量。同时,结合国际和国内认可的碳排放因子,将不同阶段的能源消耗转化为具体的碳排放量。为确保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我们还对数据质量进行了严格的评估,通过不断更新和校正背景数据库,提高核算的精度和可靠性。
此外,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和数据库,为核算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锂电池行业规范管理和溯源公共服务平台”下,开发了绿色低碳功能模块,内置了丰富的背景数据库和先进的计算模型,支持企业自主完成全流程的碳足迹核算。同时,我们还发布了《锂离子电池碳足迹计算方法》等重点标准,为核算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方法和规则。
在实际应用和发展方面,企业可以通过核算平台自主完成产品碳足迹的全流程核算,获取减排潜力分析和生成碳足迹报告,从而精准识别减碳机会并制定相应的减排策略。国家和行业标准也为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确保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还加强了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的碳足迹核算结果与国际标准接轨,进一步提升我国锂电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锂电池碳足迹的核算需要各环节、各方法的密切配合和精准实施。通过精确的核算和管理,可以有效减少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推动整个产业链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如何参与碳市场?企业碳足迹计算方法有哪些?减少碳足迹的途径有哪些?碳足迹和碳排放的区别在哪?碳足迹如何认证?了解详情请 添加微信13691349057(微信同号)联系我们。关注“碳云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浏览更多碳资产管理、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ESG、碳金融相关资讯。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碳资产管理师(2024年)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我国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中国碳峰碳中和如何做到?
>>>钢铁、石化等7个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已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该如何应对?
>>>全国碳价持续创新高!碳配额成交量激增,如何获取碳配额?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