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宏伟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室主任、研究员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主要体现在三结合一促进。
三结合是系统全面和重点突出相结合、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相结合、完善法律法规和健全体制机制相结合。
一促进是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相促进。
充分用好一滴水、一粒粮、一分地、一吨矿,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有何特点?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是维护国家资源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围绕5大领域和3大环节进行了全面部署,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作为3大环节之一,主要体现在三结合一促进。
三结合:一是系统全面和重点突出相结合。全面节约战略的实施不仅仅是单一领域的行动,而是覆盖了能源、水、粮食、土地、矿产等各类资源,涵盖了生活、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涉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
二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相结合。全面节约战略鼓励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节能降碳管理机制,推广节能降碳“诊断+改造”模式,强化节能监察,以及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提高开采效率,加强低品位资源利用等,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是完善法律法规和健全体制机制相结合。全面节约战略的实施既涉及到法律法规的完善,包括落实反食品浪费法;还涉及到体制机制的完善,包括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
一促进:是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相促进。全面节约战略强调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既包括完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加强资源全过程管理和全链条节约,又包括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提高再生材料和产品质量,扩大对原生资源的替代规模。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循环经济的实践和应用进一步促进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取得哪些积极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部署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利用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全社会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推动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取得积极成效。
从节能降碳增效看,我国始终坚持节能优先方针,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同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将能耗强度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并推动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能效水平大幅提升,节能降碳增效不断取得新成效。2023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碳排放强度相比2012年分别下降超过26%和35%,2023年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相比2013年翻了一番。
从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看,我国始终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充分用好一滴水、一粒粮、一分地、一吨矿,不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与2012年相比,我国2023年单位GDP水耗强度下降超过46%,主要资源产出率提高大约60%。
从循环经济发展看,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力度,规范发展再制造产业,加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推动废弃物“变废为宝”。《中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24)》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纸、废轮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废旧纺织品、废玻璃、废电池(铅酸电池除外)十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3.76亿吨。其中,废钢铁依旧是回收量最高的品种,占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的60%以上。
对更好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有何建议?
《意见》对抓好落实进行了系统部署,全面节约既是战略,更是行动。为了更好实施全面节约战略,下一步还需要党政机关带头行动、企业自主行动、全民自觉行动。
一是党政机关带头行动,坚持过紧日子,将全面节约贯彻到经济工作和发展理念中去。财政预算中优先考虑节约和效率,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活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会议效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减少纸质文件的使用,减少资源消耗。政府采购优先选择环保、节能的产品和供应商。
二是企业自主行动,深入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加大节能技术投入,对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通过精益生产和流程再造,减少不必要的原材料和能源浪费。建立废物回收和再利用系统,将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和废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
三是全民自觉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通过媒体、教育系统、社区活动等渠道加大全面节约战略宣传力度,增强全民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升油、一方气、一粒米、一张纸等小事做起,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引导绿色低碳消费,鼓励绿色出行。
如何参与碳市场?企业如何开展碳资产开发、管理、交易、融资、托管?了解详情请 添加微信13691349057(微信同号)联系我们。关注“碳云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浏览更多碳资产管理、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ESG、碳金融相关资讯。
来源:国家发改委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碳资产管理师(2024年)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我国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中国碳峰碳中和如何做到?
>>>钢铁、石化等7个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已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该如何应对?
>>>全国碳价持续创新高!碳配额成交量激增,如何获取碳配额?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