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碳交易市场逐渐完善,水泥企业有多种途径来达成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 内部管理优化
- 水泥企业首先要精准核算自身的碳排放情况,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监测体系。这就需要在生产线上安装先进的监测设备,如高精度的气体流量计、电量监测仪等,对燃料燃烧、电力使用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排放等进行实时监控,获取准确的碳排放数据。有了准确的数据,企业就能发现高排放环节,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例如,如果发现某个窑炉的燃料燃烧效率低导致碳排放过高,企业可以通过调整燃烧参数、优化通风系统等方式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碳排放。
- 对生产工艺进行升级改造也是关键。比如采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这种技术能提高生料的预热效果,减少燃料消耗,从而降低碳排放。同时,积极利用余热回收技术,将窑炉废气中的余热收集起来用于发电或者预热原材料,既减少了能源浪费,又降低了因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在设备方面,定期对磨机、风机等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降低能耗,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
- 碳配额管理
- 在碳交易机制下,企业要合理管理碳配额。如果企业通过节能减排措施实现了碳排放量低于分配的碳配额,就可以将多余的配额在碳市场上出售。例如,企业经过技术改造和优化管理后,某一年的碳排放量比预期少了 5 万吨,按照市场价格每吨碳配额 50 元计算,企业通过出售这部分多余配额就能获得 250 万元的收益。相反,如果企业预计自身碳排放量可能会超出配额,那么可以提前在碳市场上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配额,避免后期因碳价上涨或者配额不足而面临高额罚款。
- 参与碳金融活动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比如开展碳配额质押融资业务,企业将手中的碳配额质押给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用于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或者企业的日常运营周转。这样既盘活了碳资产,又解决了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企业还可以与其他企业进行碳配额的互换交易,根据自身的生产周期和排放特点,与其他企业达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优化碳配额资源配置。
- 市场与合作策略
- 在市场竞争中,水泥企业可以凭借低碳排放的优势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一些大型建筑项目对绿色建材的需求增加,低碳排放的水泥产品更容易获得市场青睐。企业可以适当提高产品价格,在获得更高利润的同时,也能激励其他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此外,水泥企业还可以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上游能源供应商合作,共同探索低碳能源的供应方案;与下游建筑企业合作,推广绿色建筑理念,打造低碳产业链。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共享资源、技术和经验,降低整个产业链的碳排放,同时也能在合作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并且在碳交易市场不断完善的大环境下持续健康发展,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
如何参与碳市场?企业如何开展碳资产开发、管理、交易、融资、托管?了解详情请 添加微信13691349057(微信同号)联系我们。关注“碳云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浏览更多碳市场相关资讯。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碳资产管理师(2024年)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七大绿色职业:年薪15万+,你了解吗?
>>>普通人怎么利用碳中和赚钱?
>>>我国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中国碳峰碳中和如何做到?
>>>钢铁、石化等7个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已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该如何应对?
>>>全国碳价持续创新高!碳配额成交量激增,如何获取碳配额?
>>>企业如何有效进行碳资产管理,有哪些交易策略?
>>>碳资产开发有哪些类型及合作模式,开发流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