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碳排放总量控制和强度控制的具体指标是如何确定的?

发布时间:2024-10-17 15:34:32浏览次数:
碳排放总量控制和强度控制的具体指标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


首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起着关键作用。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有更多的资金和技术资源来投入到碳减排相关工作中。例如,东部沿海一些经济强省,服务业等低排放产业占比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发达,财政收入丰厚。这些地区在设定指标时,虽然总量控制可能会根据其较大的经济规模有一定量值,但在强度控制方面会有更严格的要求,旨在进一步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引领全国的碳减排进程。因为它们有能力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手段快速降低碳排放强度,比如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的投入,逐步淘汰高排放的传统燃油车相关产业,从而降低单位 GDP 的碳排放。


产业结构也是重要考量因素。资源型城市如一些以煤炭开采、钢铁生产为主的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且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占主导。其经济发展对资源开采和加工的依赖程度高,短期内很难实现大规模的产业转型。所以在碳排放总量控制指标设定初期,会综合考虑其历史排放情况、当前产业转型的难度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稳定的影响等,设定相对宽松一些的总量增长限制,同时给予一定的缓冲期来逐步降低强度。例如,对于这类城市,会先着重于提升生产环节中的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像在煤炭开采中推广高效的瓦斯回收利用技术,在钢铁生产中改进冶炼工艺以降低能耗,从而逐步降低碳排放强度。


能源资源禀赋同样影响指标设定。能源富集地区如果新能源资源丰富,如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在双控指标设定时就会鼓励其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相应地对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的控制指标会结合其新能源发展规划进行调整。一方面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逐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另一方面对传统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控制提出更严格要求,以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实现碳减排。


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城市,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为主,这些产业本身相对低碳。但由于其经济增长迅速、企业数量众多且创新活跃,在总量控制上也会有一定的规划,防止因规模快速扩张带来碳排放的不合理增长。同时在强度控制上要求更高,促使企业不断优化生产流程、采用更节能高效的设备和技术,如数据中心通过采用液冷技术降低能耗,芯片制造企业研发更先进的制程工艺减少能源消耗等。这样的差异设定,是为了适应不同城市的特点,既保障经济发展,又能逐步实现全国的碳排放控制目标,推动可持续发展。


不同地区会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短板,在碳排放双控指标设定上进行权衡和调整,以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在实际操作中,还会考虑人口密度、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综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双控指标体系,引导各地区朝着低碳绿色方向发展。


如何参与碳市场?企业如何开展碳资产开发、管理、交易、融资、托管?了解详情请 添加微信13691349057(微信同号)联系我们。关注“碳云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浏览更多碳市场相关资讯。

碳资产管理师.png

网站.png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碳资产管理师(2024年)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七大绿色职业:年薪15万+,你了解吗?

>>>普通人怎么利用碳中和赚钱?

>>>我国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中国碳峰碳中和如何做到?

>>>生态环境部发声!争取尽快实现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哪些行业将入围?

>>>钢铁、石化等7个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已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该如何应对?

>>>全国碳价持续创新高!碳配额成交量激增,如何获取碳配额?

>>>企业如何有效进行碳资产管理,有哪些交易策略?

>>>碳资产开发有哪些类型及合作模式,开发流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