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碳排放双控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从宏观层面看,要鼓励发展低碳、绿色产业,逐步降低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
对于新兴产业,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方式,吸引更多的资源投入。比如,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府给予购车补贴和生产企业研发补贴,使得车企加大研发力度,市场销量提升,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从电池制造到汽车零部件生产等环节,形成规模效应,减少对传统燃油汽车相关产业的依赖,降低碳排放。同时,扶持绿色服务业,像发展节能环保咨询、环境监测服务等,这些行业不仅自身碳排放低,还能为其他产业提供节能减排的解决方案,促进整体经济的绿色转型。
在高耗能产业方面,以传统煤化工为例,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碳排放有效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技术创新,传统煤化工生产过程中,工艺相对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通过引进先进的煤气化技术,提高煤炭的转化效率,减少煤炭消耗,从而降低碳排放。比如采用新型的气流床气化技术,能使煤炭更充分地转化为合成气,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降低能耗。
设备更新也是重要环节。老旧的生产设备不仅运行效率低下,而且能耗高、故障多。更换高效的反应器、换热器等关键设备,可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能量传递效率,减少热量损失。例如,使用新型的耐腐蚀、高效传热的换热器,能够更好地回收余热,用于其他生产环节或者发电,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淘汰落后产能时,政府要制定明确的标准和时间表。对于那些工艺落后、污染严重、能源消耗过高且无法改造达标的小煤化工厂,坚决予以关停。同时,通过产能置换等政策手段,鼓励大型企业整合资源,集中优势进行现代化改造。在淘汰过程中,要妥善安置企业员工,提供再就业培训和相关社会保障,减少社会矛盾。
优化产业结构还需要注重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比如,将高耗能产业与可再生能源产业相结合。在一些化工园区,可以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为园区内的化工企业提供部分电力,降低对传统电网电力的依赖,减少因火力发电带来的碳排放。同时,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上游企业的废弃物可以作为下游企业的原料进行再利用。例如,钢铁厂的废渣可以被水泥厂作为生产原料,这样既减少了废渣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又节约了资源。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集群,共享基础设施和能源供应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能源消耗,从而实现碳排放双控目标。此外,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产业进行智能化管理,实时监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及时调整生产策略,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的碳减排效果。
利用市场机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也不可或缺。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高耗能企业如果碳排放超标,需要购买碳排放配额,这会增加其成本,促使企业进行升级改造或淘汰落后产能。而对于积极进行碳减排的企业,可以将多余的碳配额在市场上出售获取收益,从而激励企业采取更积极的碳减排措施。同时,通过价格杠杆引导资源流向低碳产业,提高低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为实现碳排放双控目标创造有利条件。
如何参与碳市场?企业如何开展碳资产开发、管理、交易、融资、托管?了解详情请 添加微信13691349057(微信同号)联系我们。关注“碳云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浏览更多碳市场相关资讯。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碳资产管理师(2024年)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七大绿色职业:年薪15万+,你了解吗?
>>>普通人怎么利用碳中和赚钱?
>>>我国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中国碳峰碳中和如何做到?
>>>钢铁、石化等7个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已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该如何应对?
>>>全国碳价持续创新高!碳配额成交量激增,如何获取碳配额?
>>>企业如何有效进行碳资产管理,有哪些交易策略?
>>>碳资产开发有哪些类型及合作模式,开发流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