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日益完善的当下,企业为了顺利完成履约清缴任务,可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或处置碳排放配额,这些方式各有特点且需遵循相应规则。
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买卖配额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企业获取和处置配额的关键平台。在这个市场中,不同企业由于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和减排措施实施效果的差异,会出现碳排放配额的盈余或短缺情况。对于配额短缺的企业而言,它们可以在市场上购买所需的配额以满足履约清缴要求。例如,一家因扩大生产规模而导致碳排放增加的制造业企业,若自身原有的配额无法覆盖新增的排放量,就可通过交易市场向那些因节能减排成效显著而拥有多余配额的企业购买。
相反,对于通过有效减排措施使得自身碳排放大幅降低,从而拥有多余配额的企业来说,将这些多余配额在市场上出售则是一种合理的处置方式,既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又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比如,某新能源发电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其实际碳排放量远低于所分配的配额,那么它就可以把多余的配额卖给其他有需求的传统能源企业等。
在参与市场买卖配额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包括配额的价格波动、供需情况等。价格波动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购买成本或出售收益,因此企业要把握好交易时机。同时,市场的供需关系也会随着履约期限的临近、政策变化以及各行业减排进展等因素而发生变化,企业需根据这些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交易策略。
二、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抵消配额
除了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进行配额买卖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来抵消部分应清缴配额量。CCER 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领域的项目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进行核证后的成果。
当企业有符合条件的 CCER 时,可以按照规定的比例用于抵消自身的应清缴配额量。比如在全国碳市场中,每家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使用 CCER 抵消年度应清缴配额量的 5%。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补充性的履约方式,尤其适用于那些虽采取了一定减排措施但仍难以完全满足配额要求的企业。
然而,企业在使用 CCER 时需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项目来源的合法性和可靠性,只有经过相关部门核证的正规项目所产生的 CCER 才有效。其次要关注 CCER 的质量,不同项目产生的 CCER 在减排效果、稳定性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企业应尽量选择高质量的 CCER。再者,就是要严格遵守使用比例的限制,不能超比例使用,否则会违反相关规定,导致履约失败并面临相应处罚。
企业可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买卖以及合理使用 CCER 来获取或处置碳排放配额以完成履约清缴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需要深入了解相关政策法规、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策略,以确保能够在满足履约要求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推动全社会的碳减排事业贡献力量。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如何参与碳市场?企业如何开展碳资产开发、管理、交易、融资、托管?了解详情请 添加微信13691349057(微信同号)联系我们。关注“碳云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浏览更多碳市场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