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业碳汇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是确保项目质量、衡量碳汇效益的关键环节,需要从多个维度、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
- 样地监测法
- 设置固定样地:在项目区域内按照科学的抽样方法设置一定数量的固定样地。样地的大小、形状和分布要根据项目规模、森林类型等因素合理确定。例如,对于大面积的人工造林项目,可采用系统抽样的方式,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样地。样地内的树木要进行标记和编号,便于长期跟踪观测。
- 定期测量树木指标:对样地内的树木定期(如每年或每几年)进行生长指标的测量,包括树高、胸径、冠幅等。这些指标是计算树木生物量和碳汇量的基础。例如,通过树高和胸径可以利用已有的生物量模型估算单株树木的生物量,进而推算出碳储量。同时,记录树木的生长变化情况,分析不同年份的生长速率,评估森林的生长态势对碳汇量的影响。
- 土壤碳含量监测:除了树木,土壤也是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采集样地内的土壤样本,分析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变化。因为森林的凋落物分解、根系分泌物等都会影响土壤碳库,通过长期监测可以了解土壤碳库的动态平衡情况。
- 遥感监测技术
- 卫星遥感数据利用:利用卫星遥感获取项目区域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如 Landsat、Sentinel - 2 等卫星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提供大面积的森林覆盖信息,包括森林面积、植被指数等。通过植被指数(如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与森林碳汇量之间的经验关系模型,估算项目区域内森林的碳汇量。例如,NDVI 值越高,通常表示植被生长越旺盛,碳汇潜力越大。
- 无人机遥感辅助:对于一些局部区域或者需要更高精度数据的情况,无人机遥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无人机可以获取更精细的森林冠层结构、林下植被等信息,弥补卫星遥感在细节方面的不足。通过对无人机影像的处理和分析,如构建三维森林模型,可以更准确地估算森林生物量和碳汇量。
- 生物多样性监测
- 物种调查:定期开展项目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采用样线法、样方法等调查植物多样性,利用红外相机、鸟类调查等方法监测野生动物。例如,观察记录森林内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变化,评估森林为鸟类提供栖息地的质量,进而衡量项目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除了碳汇功能,林业碳汇项目还具有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建立相关的评估指标体系,如土壤侵蚀模数来衡量水土保持功能,径流量变化评估水源涵养能力等,综合评估项目的生态效益。
- 就业与收入情况调查
- 就业机会创造:统计项目实施过程中为当地社区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包括造林、抚育、监测等工作岗位。例如,在植树造林季节,计算雇佣当地劳动力的人数和工作时间,评估项目对缓解当地就业压力的贡献。
- 农民收入增加:调查项目对周边农民收入的影响。如农民通过参与林业碳汇项目获得劳务收入,或者因森林资源的改善而增加林下经济(如林下种植、养殖)收入等情况。
- 社区参与和满意度调查
- 参与程度评估:了解当地社区在林业碳汇项目中的参与方式和程度,包括参与决策过程、项目实施中的协作等。例如,统计社区居民参与造林规划会议的人数、参与森林抚育活动的人次等。
- 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社区居民对项目的满意度。了解他们对项目生态效益、经济收益、对生活环境改善的看法等,作为评估项目社会接受度的重要依据。
- 建立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 将碳汇量、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监测指标进行整合,建立一套全面的林业碳汇项目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例如,为每个指标设定合理的权重,根据项目目标和实际情况,确定碳汇量、生物多样性保护、就业机会创造等指标的重要性程度。
- 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如何参与碳市场?什么样的森林可以开发碳汇?碳汇开发需规避哪些风险,如何降低成本,怎么交易?了解详情请 添加微信13691349057(微信同号)联系我们。关注“碳云管理中心”微信公众号,浏览更多碳汇项目设计、审定、注册、实施、监测、核证、减排量签发及交易等相关资讯。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碳汇计量评估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七大绿色职业:年薪15万+,你了解吗?
>>>普通人怎么利用碳中和赚钱?
>>>碳资产开发有哪些类型及合作模式,开发流程有哪些?
>>>林业碳汇项目:步骤详解
>>>碳汇行业竞争激烈,这4种方式你了解吗?
>>>林业碳汇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有哪些?
>>>碳汇林项目申报全攻略
>>>CCER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主体与模式
>>>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模式有哪些类型?
>>>林业碳汇项目的收益计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