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认证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产品碳足迹”是指某一产品在其生命周期过程中所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的CO2及其他温室气体(以CO2排放当量的形式表示)排放总量。
产品碳足迹的核算边界
产品碳足迹的核算边界一般分为全生命周期和半生命周期两种。
半生命周期即“摇篮到大门”的方式,通常是指从原材料提取、完成产品本身的生产加工、包装,到出厂或下游客户的过程为核算边界。
全生命周期即“摇篮到坟墓”的方式,通常指以从原材料的提取加工、到产品的生产、包装、市场营销、使用、维护、再循环、废弃处置等过程为核算边界。
ISO 14067:《ISO/TS 14067:2018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和信息交流的要求与指南》。
ISO14067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根据PAS2050标准发展而来,其全称比较简单直观,就叫“产品碳足迹”,2012年10月4日,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官网上,该标准的草案版被公布,该标准提供了产品碳足迹核算最基本的要求和指导,被认为是更具普遍性的标准,其正式版本发布于2013年。
PAS2050:《PAS2050:2011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
PAS2050是由英国标准协会(BSI)与碳信托公司(Carbon Trust)、英国食品和乡村事务部(Defra)联合发布,是国际上最早的、具有具体计算方法的标准,也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该标准对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的分析单位、系统边界、数据要求和计算方法都进行了明确和规范。
GHG Protocol:《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产品寿命周期核算与报告标准》。
GHG Protocol是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发布的产品和供应链标准。该核算体系从2004年开始陆续发布,包括企业核算、范围三核算、项目核算、产品寿命周期核算等一系列标准体系。其中范围三标准和产品标准都采用寿命周期方法,范围三标准以企业组织为基础,在企业层面核算价值链温室气体排放,而产品标准则在单个产品层面核算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此标准提供了详细的碳足迹评价和报告准则,以及相关使用指南,可协助开展产品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核算。
1、确定核算对象和功能单位:用一个基准单位来量化产品的系统性能。
2、确认系统边界:基于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确定哪些过程纳入碳足迹评价范围。
3、确定取舍准则:原则上被界定在系统边界中的所有排放都应列入碳足迹评价,但为了避免评价资源的过度投入,碳足迹核算会规范物质数据的取舍准则,例如对碳排放贡献小于1%的单项能源流或单元过程可忽略,排除的排放源的总比例不超过整个产品碳足迹的5%。
4、数据采集:包括现场数据收集、背景数据收集、数据质量评价等工作,涉及的数据包括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材料用量、活动数据、排放因子以及可以调取的背景数据等。
5、数据计算:基于收集到产品的信息与数据,利用LCA评价方法学,计算产品生命周期的碳足迹量化值。
6、计算结果分析: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碳足迹进行分析,探索碳排放的形成因素。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