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全力打造全国碳市场中心的进程中,3月1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湖北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实施方案》,明确了稳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的重要任务,这对于推动湖北乃至全国碳市场发展意义重大。
从决策依据来看,湖北省充分考量全省碳排放双控目标,这是碳市场建设的核心导向。在 “双碳” 战略目标下,湖北需全面统筹碳排放总量与强度控制,通过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更有效地引导各行业降低碳排放,为实现全省乃至全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同时,综合考虑行业发展状况,不同行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成熟行业碳排放管理经验丰富,新兴行业潜力巨大但也面临挑战,将其纳入碳市场,既能促进成熟行业持续优化减排,也能助力新兴行业从起步就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产业和碳排放特征也是关键因素,高能耗、高排放产业自然是重点关注对象,通过碳市场机制促使其节能减排;而一些碳排放相对较低但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产业,纳入碳市场能更全面反映经济活动的碳排放情况。数据质量基础同样不容忽视,只有具备准确、可靠的碳排放数据,才能确保碳市场公平、公正、有效运行,所以在扩大覆盖范围时,优先纳入数据质量有保障的行业。
在具体纳入行业规划上,逐步将建筑、交通、数据中心等非工业领域行业纳入区域碳市场。建筑行业作为能耗大户,从建筑材料生产到建筑施工及运营全过程,碳排放不容忽视。将其纳入碳市场,可激励建筑企业采用绿色建筑材料、优化施工工艺、提高建筑能效,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化。交通行业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增加,碳排放持续增长,纳入碳市场后,能推动交通领域向新能源转型,发展公共交通,优化交通管理,降低碳排放。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耗电量巨大,碳排放也不容小觑,纳入碳市场有助于推动其采用节能技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温室气体种类方面,覆盖范围将逐步扩展到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传统碳市场主要关注二氧化碳排放,而甲烷、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同样显著。比如甲烷,其单位质量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 20 多倍,在油气开采、垃圾填埋、农业等领域排放量大。将这些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纳入碳市场,能更全面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完善碳市场管理体系。通过监测、核算和交易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配额,促使相关企业和行业采取减排措施,如改进油气开采工艺减少甲烷泄漏,优化垃圾填埋处理方式降低甲烷排放,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领域氧化亚氮排放等。
湖北省稳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的举措,是基于多维度的科学考量,通过纳入更多行业和扩展温室气体种类,不断完善碳市场体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也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碳资产管理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七大绿色职业:年薪15万+,你了解吗?
>>>普通人怎么利用碳中和赚钱?
>>>企业及个人怎样参与碳市场?一文读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及个人该如何应对?
>>>各行各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实现路径解析
>>>碳中和背景下监管机构、园区、企业的关注点与需求及相关应对策略
>>>钢铁、石化等7个行业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工作已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该如何应对?
>>>全国碳价持续创新高!碳配额成交量激增,如何获取碳配额?
>>>企业如何有效进行碳资产管理,有哪些交易策略?
>>>碳资产开发有哪些类型及合作模式,开发流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