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生态环境部如何以有力举措引领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融入碳市场

发布时间:2025-03-26 15:29:12浏览次数:
在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峻的当下,我国积极承担碳减排重任,力求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3 月 26 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这些行业正式进入碳市场,迎来机遇与挑战。
行业期盼:转型与稳健发展并行
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中部分先行探索绿色低碳的企业,对碳市场充满期待。他们视碳市场为推动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力量,希望借市场机制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的落后产能,引导资源流向低碳、高效企业,实现行业蜕变。企业期望市场扩围稳步推进,充分考虑行业实际和自身承受能力,避免因政策推进过快遭受冲击。同时,面对复杂的碳市场规则,企业急需外部支持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以适应新环境。
政策护航:多举措确保平稳长远发展
(一)分阶段稳步推进
生态环境部采取稳中求进策略,将行业纳入碳市场进程分为两个阶段。2024 - 2026 年度为启动实施阶段,重点夯实碳排放管理基础,帮助企业熟悉市场规则。通过培育市场主体、完善监管体系,提升企业履约与管理水平,初步构建激励约束机制。2027 年度之后为深化完善阶段,将健全政策法规,强化监管机制,提升各方市场参与能力。建立明确、透明的行业配额总量适度收紧机制,激励企业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完善碳市场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合理调控配额盈缺
鉴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碳排放总量尚未达峰,生态环境部采用基于强度控制的配额分配方式。该方式不设绝对配额量上限,而是将配额与产品产量挂钩,依据单位产品产量碳排放的平均或先进水平设定基线。低于基线排放水平的企业获得配额盈余,高于基线的企业虽面临配额短缺,但不限制其正常生产,反而鼓励先进企业扩大规模。例如,2024 年度钢铁、水泥、铝冶炼企业配额量与核查后的实际排放量一致,企业无需承担履约成本。2025 和 2026 年度,各行业配额整体盈亏平衡,通过设置碳排放强度绩效调节系数上下限,将企业配额盈缺率控制在合理范围,确保不影响行业企业发展,实现碳排放控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协同。
(三)优化核算核查体系
生态环境部针对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独特的碳排放机理,分行业发布 6 项核算报告和核查指南。这些指南旨在降低数据质量风险、减轻企业负担,简化核算流程与方法,聚焦主要排放源,减少核算参数数量,使核算报告核查方法更科学合理,便于企业理解运用。同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细化企业碳排放过程管理和缺省值取值条件,允许数据质量管理基础薄弱、排放规模小的企业采用缺省值计算。在管理平台为各行业打造数据管理模块,具备填报错误智能预警、关键参数自动计算、统计分析便捷、排放报告一键生成等功能,切实减轻企业数据填报负担,提升碳排放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