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湖北省举行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上线运行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启动平台上线运行仪式。此举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部署的关键举措,标志着湖北省在要素交易平台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也为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提供了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
该平台建设深植于湖北省在资源环境要素领域已形成的显著比较优势与深厚数据积累。作为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机构所在地,湖北在全国各试点碳市场中汇聚了最丰富的交易主体、实现了最大的交易规模,并保持着最活跃的碳金融创新态势;同时,排污权交易试点也长期走在全国前列,生态产品与固废资源极为丰富。正是立足于这一坚实基础,平台得以高位起步,锚定“立足湖北、服务中部地区和长江流域、面向全国”的战略定位,致力打造新时代生态环境权益交易的“汉交所”。
首创五大功能整合,破解要素配置“碎片化”
与传统单一品种交易平台不同,湖北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平台首创性地实现了碳排放权、排污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绿色金融服务五大核心功能的系统整合与协同运作。这一设计彻底改变了以往为办理不同环境权益交易需辗转多个部门的局面,为企业低碳转型和金融机构精准服务提供了高效便捷的“一站式”通道,极大提升了要素配置效率。
生态产品首度“明码标价”,打通“两山”转化新路径
平台最引人注目的首创性突破在于,它建立了全国首个规范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交易模块。通过科学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为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丰富的碳汇、优美的景观等“无价”的生态产品贴上“价格标签”,并上线交易。十堰市的优质水资源、荆州市的洪湖流域碳汇等项目作为首批生态产品亮相。这一机制唯一性地解决了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的痛点,为全国范围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市场化样板。
“一数据库、四大系统”构筑智能交易底座
为实现高效、透明、安全的交易,平台构建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核心是构建统一的生态环境权益要素数据库,汇聚用户、碳交易、排污权、生态产品、绿色金融等全要素信息,奠定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石。在此基础上,平台成功搭建了管理、交易、融资、交互四大核心系统: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电子化监管与“一企一人一档”,确保交易全程可追溯;交易系统搭载多模式交易引擎,支持用户全流程自助操作;融资系统无缝对接绿色金融服务;交互系统则保障了信息的畅通与业务的协同。这“一数据库、四大系统”共同构成了平台智能化、标准化运行的坚实底座。
“淘宝+广交会”模式,打造要素交易新体验
在应用层面,平台采用线上“淘宝式”便捷体验与线下“广交会式”深度撮合相结合的创新模式。线上通过四大系统实现“一码登录、一屏统览、一站办理”;线下则提供资质审核、金融支持、需求匹配等全方位服务。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态系统,旨在打造一个“多方参与、多边撮合、实时成交”的开放式要素交易市场,显著降低了交易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
此次平台上线,是湖北将其禀赋优势转化为制度型开放平台的关键一步。该平台的首创实践,不仅为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以其全面的系统设计和先进的技术架构,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湖北方案”。
来源:湖北省生态环境厅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