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观测平台,凝聚科研合力
浦口生态环境局主动搭建跨单位协作机制,整合老山森林生物多样性观测站的现场观测基础,以及南京晓庄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科研技术优势,共同推进老鹰山碳通量观测塔建设与研究工作。通过多方联动,打破资源壁垒,形成“观测+研究+应用”的协同工作模式,为精准开展森林碳通量监测奠定坚实基础。
依托生态优势,实时获取数据
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南京绿肺”,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其森林生态系统完整度高、植被类型丰富,对区域碳平衡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此次观测研究主要采用涡度相关技术,通过观测塔上的高频超声风速仪、红外气体分析仪等设备,实时测量大气垂直风速与二氧化碳浓度脉动,进而获取生态系统与大气间的二氧化碳净交换量。
深化成果转化,助力浦口发展
此次碳通量观测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老山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维度,后续将重点开展三方面工作:一是充分利用观测塔设施,做好二氧化碳、水汽、能量等通量的长期连续立体监测数据积累;二是依托高校在生态建模、卫星遥感等领域的技术优势,深化数据研究与成果转化;三是推动观测研究与示范推广协同发展,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两山”转化新路径,为浦口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来源:南京市浦口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