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18 家国家绿色工厂 + 2 个绿色园区 衢州低碳发展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5-11-13 13:17:32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和《2025年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方案》,2025年7月31日至8月19日,省委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以下简称督察组)对衢州市进行了第二轮第二批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并形成督察报告。经省委省政府批准,督察组于2025年11月10日向衢州市委市政府进行反馈。督察组组长朱晨通报督察报告,衢州市委书记高屹作表态发言,衢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张艳主持会议。马青骏副组长,督察组有关人员,衢州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和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

督察认为,衢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定位为抓手,高位推进四省边际绿色生态桥头堡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保持高位增长的同时,推进美丽衢州建设取得较好成效,两次获评美丽浙江建设考核优秀。

衢州市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定位,八届二次全会提出打造四省边际绿色生态桥头堡,八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衢州市委关于加快建设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的决定》,持续迭代深化生态保护顶层设计战略。督察问题整改有力,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18家、绿色园区2个,在全国81个低碳试点城市评估中位列第五。实施全国首批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森林覆盖率达65.06%;深入推进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2个生态修复项目入选全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抓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连续6年获得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省政府督查激励。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组织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美丽河湖”培育、入河排污口整治,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评估实现“五连优”。扎实推进高新园区地下水修复、全域“无废城市”、新污染物治理三项国家试点工作,建成全国首座新污染物自动监测站。

大力提升现代环境治理能力。颁布实施《衢州市信安湖保护条例》等8部生态环保领域地方性法规,在全省率先建立钱塘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在全国首创碳账户体系。创新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防控体系,智造新城高新片区入选国家首批试点、获生态环境部肯定推广。

衢州市高度重视此次督察工作,边督边改、立行立改,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截至2025年10月底,督察组交办的216件群众举报问题已办结89件。

督察指出,衢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较好成效,但从建设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打造四省边际绿色生态桥头堡的新目标新定位和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等角度来看,工作仍存在差距。

一是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存在差距。一些干部对本区域本行业生态环境问题缺乏清醒认识,工作责任落实不够到位。绿色低碳转型不够深入,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水泥行业长期超审批产能生产,多条生产线存在长期超审批产能生产情况。行业整治提升工作仍需加强,一些地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反复治、治反复”情况依然存在。重点行业清洁运输改造进展缓慢。

违规开展河道疏浚。个别地方河道疏浚规划存在越权审批,未按要求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年度河道疏浚实施方案也未按要求进行淤情监测。河道疏浚很大程度上演变为采砂行为。

统筹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不够。一些建设项目违规毁林占林问题仍时有发生,部分问题整改措施尚未落实到位。

建筑垃圾管理问题较为突出。消纳处置能力不足,已建成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负荷率长期偏低。违规倾倒问题多发。

二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存在明显短板。生物质锅炉淘汰和建设运行问题突出。集中供热规划落实不力,江山市未及时开展规划修编调整。个别治气重点项目不严不实。

扬尘污染防控不够到位,一些企业作业过程抑尘措施不到位,部分煤粉逸散,露天堆放大量钙石原料,未采取有效抑尘措施。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问题突出。

涉气工业企业监管存在漏洞。一些企业违法排污问题突出,有的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不到位,个别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未落实。

机动车检测机构存在违规操作、弄虚作假问题。一些检测机构违规开展检测业务。

三是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存在薄弱环节。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短板。部分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问题突出,龙游经开区城北片区管网存在多处管道缺陷,大量工业污水雨天时溢流至模环溪。部分城镇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一些乡镇污水处理站进水浓度偏低,未有效发挥处理效能。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问题较多。部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问题较多,不少存在工艺落后、运维不足和出水水质超标等问题,其中工艺落后的老旧设施占比较大。

个别畜禽养殖场存在污染反弹。部分规模化养殖场存在治污设施简陋、粪污处理能力不足、雨污分流不完善等问题。

饮用水水源保护不力问题依然存在。个别县级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种植业经营活动清退缓慢;个别“千吨万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隔离拦网损坏,沿岸存在农业种植问题。

四是其他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一些工程项目施工水土保持等措施落实不力,临时排水和边坡水土保持不到位,一些项目部分施工工段直排含泥污水。一些生态敏感区域存在违规情况,个别地方在禁渔期存在大面积地笼网非法捕捞现象。

部分督察整改工作不够扎实。少数督察信访件整改标准不高,存在反复情况。个别点位违规倾倒垃圾问题在整改完成后,又新增倾倒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

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石灰渣清运工作未经科学论证,野蛮作业,水土流失明显,部分碱性废水外流。废弃石煤矿山雨天时山体多处溢出矿尾水,部分溢流入河。

督察要求,衢州市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压紧压实各级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落地见效。要坚持以高水平保护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对标建设更高水平生态省“三优化一提升”的新要求,加快推进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优化转型和环境治理能力提升。要扎实有效抓好督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

督察强调,衢州市委市政府应根据督察报告,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个工作日内报送省委省政府。整改方案和整改情况要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督察组还对发现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进行了梳理,已按有关规定移交衢州市委市政府处理。

原标题:省委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衢州市反馈督察情况

来源:浙江省生态环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