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六安多元路径激活生态价值,碳汇交易 + 产业升级双轮驱动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5-11-28 18:47:16浏览次数:

近年来,六安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机制创新为核心,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多元路径,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并进,为区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创新区域协作机制,共保共享“一泓清水”。积极探索跨区域生态协同治理新路,与合肥签署《共建龙河口引水工程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合作协议》,开创省内市级间“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协作新模式。该工程自2024年1月通水以来,累计向合肥安全调水8000万立方米,有效保障了合肥相关区域55万市民饮水安全。生态补偿机制同步助力六安库区周边绿色发展,实现了水源涵养与区域发展的互利共赢,成为体现“1+1>2”协同效应的典范实践。

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追新逐绿点“碳”成金。在全省率先突破林业碳票交易,为生态价值变现开辟新路径,2024年,霍邱县西山林场3369.9亩林地通过碳汇计量,生成3.1万吨碳减排量,实现收益155万元,成为全省首个通过碳汇交易实现生态损害替代性赔偿的案例。截至2024年底,全市已核发林业碳票4张,碳减排总量达8.5万吨,预计年交易额可突破500万元,将林木资源转化为可交易的资产,显著提升了林区和农户的护林积极性,“叶子”变“票子”、“活树”变“活钱”的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

深化文旅融合发展,绘就全域“富民画卷”。依托优质绿色资源,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霍山县以“全景霍山”理念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串联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达98.3亿元,带动近20万群众增收。金寨县深化“红、绿、蓝”资源融合,拓展滑雪、漂流、研学等业态,全年接待游客超1600万人次,旅游收入124.4亿元,“四季‘宿’金寨”品牌带动民宿营业额突破7300万元,并有效拉动农产品销售。舒城县万佛山片区精准对接长三角市场,培育休闲度假与康养产业,推动生态资源持续增值。

驱动产业绿色升级,锻造低碳“硬核支撑”。聚焦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双轮驱动。六安钢铁厂区打造综合能源利用典范,5.12MW分布式光伏年发电超180万度,33MWh储能电站每年还能降低能耗成本200万元。聚焦钢铁、建材、酿造、纺织等传统高耗能产业,实施“一企一策”低碳改造计划,通过技术升级、设备更新、能源替代等举措,推动企业从“被动减排”向“主动降碳”转变,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为绿色转型提供了可持续的“持久燃料”。

来源:六安市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