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宁波市第一时间制定出台《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的行动方案》,狠抓工作体系、指导服务、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监督管理五方面“全覆盖”,扎实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各项工作,加快能效水平全面提升,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一、狠抓节能降碳工作体系“全覆盖”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降碳,专题研究部署,多次作出批示,并将其纳入“双碳”工作体系与《宁波市促进工业经济扩量提质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全市层面,建立市发展改革委、市经信局牵头,市级部门、属地、企业联动的工作机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围绕节能降碳研究谋划工作举措,印发实施《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的行动方案》,同步编制《宁波市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与2022年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工作要点,在国家、浙江省目标基础上自我加压,提出到2023年重点领域全部达到能效基准水平,到2025年重点领域争取全部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并进一步分解细化目标、任务,确保有序推进。各地结合实际构建完善工作体系,例如镇海区作为石化产业布局重点区域,出台《镇海区重点企业(行业)能效提升三年专项行动方案》,通过开展节能诊断、实施节能改造等工作,促进企业能效提升。
二、狠抓能效提升指导服务“全覆盖”
一是全面开展能效排摸诊断。按照浙江省统一部署,会同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能效水平排摸,对全市重点领域企业逐一核定。第三方机构根据核定情况,出具产线能效诊断书,提出能效提升建议,指导企业谋划节能降碳项目。二是精准强化企业分类指导。组织重点企业编制“一企一策”技术改造方案,根据行业特性、企业特点与能效诊断书建议,确定企业升级目标、路径与项目,会同第三方机构分类予以指导。针对镇海炼化乙烯、万华氯碱烧碱等标杆产线,引导企业进一步提标改造;针对能效基准以上但未达标杆企业,引导企业根据实际,通过加快实施在建能效提升项目、谋划产线整合升级等举措,达到标杆水平;针对未达基准水平且竞争力较差、通过小修小补无法达标的企业,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引导企业腾退。三是开展项目服务指导。排摸梳理存量能效提升项目,指导服务企业谋划推动增量项目,做好项目定期调度与要素保障协调服务。2022年,共推进14个重点领域能效提升项目,计划总投资约600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67.7亿元,其中技改项目12个,预计完成后节能29.9万吨标煤;新建项目2个,万华烧碱装置提升改造项目建成投用,镇海炼化120万吨/年乙烯装置投产。四是加强节能降碳技术服务。推动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化诊断,完成257家企业诊断。聚焦绿色高效制冷、化工行业系统能量优化、红外成像可视化节能诊断等主题举办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推介会。
三、狠抓绿色制造政策支持“全覆盖”
一是加强产线升级政策支持。印发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市级财政按投资额给予不超过15%,最高2000万元补助,引导金田铜业等企业通过产线整合等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加快节能降碳。2022年,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830.5亿元,同比增长20.5%。二是深化绿色技术攻关政策引导。面向全市征集双碳科技创新需求300余项,并设置重点行业节能降碳专题引导科技攻关,重点领域方面金田铜业“再生黄铜高值化低碳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得到立项支持。三是推进绿色企业示范政策支持。发布《星级绿色工厂评价导则(2022年版)》等政策,对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园区、供应链)予以资金支持,鼓励重点领域企业在能效水平提升基础上,推动管理、环保、产品等领域全面绿色化,镇海炼化、万华氯碱、金田铜业等5家重点领域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全市国家级绿色工厂总数达71家,位列国内同类城市第二位。
四、狠抓绿色发展要素保障“全覆盖”
一是落实差别化要素配置。将企业能效水平纳入“亩均论英雄”评价体系,根据评级实施差别化用地、用能、排污、创新、金融等要素配置政策。如针对能效未达基准水平企业,评为D类企业,鼓励实施“零增地”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项目,实施差别化用电等要素配置政策。重点领域1家企业能效低于基准水平,2022年被评为D类企业,2023年1月完成产能出让公示,实现“腾笼换鸟”,预计将腾出6.5万吨标煤用能空间,减排各类污染物超过700吨/年,为宁波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空间;针对能效标杆企业,优先支持评为A类企业,享受优惠政策,如中国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推出“亩均效益贷”,为A、B档企业提供低息“亩均效益”提升贷281亿元。二是突出金融要素精准支持。印发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出“绿色工厂提升贷”“绿色智改贷”“光伏贷”“可再生能源确权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开发“一键绿贷”应用,给予企业节能降碳多元便捷融资选择。
五、狠抓用能环节监督管理“全覆盖”
一是强化新建项目用能准入管理。建立宁波市能耗要素优化配置工作机制,将能效水平作为项目推进的重要标准,指导企业对标能效标杆水平采用先进工艺、技术、装备。镇海炼化150万吨/年乙烯项目设计综合能耗达537千克标油/吨,优于标杆值达53千克标油/吨,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二是深化用能企业节能数字化管理。依托“节能降碳e本账”平台系统,对重点领域企业在内的348家重点企业执行用能预算管理,推动能源要素向新兴产业倾斜。三是推进能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建设全市智慧能源服务系统,汇集全市煤电油气热、产供储销运的各品种、各环节能源数据,包括所有重点领域企业在内的3239家高能耗行业企业已接入系统,实现全市能源运行情况多维动态跟踪和展示分析。
源:国家发改委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