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能源领域的变革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近日,碳云管理中心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权威部门获悉,自4月1日起,一系列新的能源政策将正式落地实施。这些政策包括《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2024年版)》、《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电力企业信息报送规定》以及《电能质量管理办法(暂行)》等,涵盖了重点用能产品、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等多个方面。
这些新规的实施,无疑将为能源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其中,扩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覆盖范围,将有力推动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用能产品设备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源头,其能效水平直接关系到能源利用效率。因此,提升设备能效,既是加强节能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效、更绿色方向发展的关键。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3年底,我国已出台强制性能效国家标准的产品设备共有67种。这些标准的实施,为提升设备能效提供了有力保障。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经梳理测算,我国在运主要用能产品设备保有量超过50亿台(套),年能耗量占全国能耗总量约80%。然而,一些设备能效水平偏低,更新改造潜力巨大。因此,扩大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覆盖范围,将有助于提高整体能效水平,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的出台,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持。据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办法》明确了保障收购范围,包括保障性收购电量和市场交易电量。保障性收购电量的设定,旨在确保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在电力市场中的合理份额,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和持续发展。
这些新规的实施,将为我国能源领域的变革注入新的动力。通过提升重点用能产品设备的能效水平、加强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保障,我们有望在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同时,这也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