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以来,我市始终把节能降耗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抓手,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带动淮安工业驶入绿色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一是出台苏北首个市级层面鼓励企业绿色发展的规范性文件,在整体参照国家、省绿色工厂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优化评价指标,将国家、省级申报要求的25类91项指标精简至19类29项指标。
二是抓好绿色标杆企业评选工作,推动企业在能效水平、清洁能源利用等指标方面均达到或优于国家相应的标准,在绿色制造之路上形成了很好的标杆引领作用。
三是开展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能效水平提升行动,引导136家“绿色标杆入库培养企业”不断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积极推动全市重点用能企业实施节能降碳改造项目113个,总投资超126亿元。
四是深入推进工业企业节能降碳改造,以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和高耗能行业为重点,提高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水平。淮钢特钢的量子电炉生产线已完成安装和冷调试,量子电炉相比传统电炉具有环保、节能、优质的特点,能耗可下降25%,项目建成后,每吨钢仅耗电290千瓦时,在国内属于领先地位;江苏盈德气体完成对循环水泵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每年可节约用电77.96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碳排放100吨,节省了53万元的用电成本;江苏天淮钢管有限公司新上的5.99MW光伏项目将迎来发电高峰期,先进的太阳能技术为企业提供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
五是对已投产的技改项目进行全面梳理,积极推动实施井神钙盐系统能效提升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改项目,形成可转移能耗指标45.2万吨,为全市新招引的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落地提供了用能保障。
工业绿色转型,节能降碳是关键之举。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监管,明确能效改造升级目标责任,开展绿色标杆企业、绿色工厂创建活动,推动全市工业企业生产清洁化、能源低碳化、安全本质化水平持续提升。
来源: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的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更多能源市场资讯,请扫描下列二维码,关注“碳云管理中心”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