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收集资料
- 项目基础信息:精准掌握项目地理位置、面积、土地权属等。例如,若为造林碳汇项目,需明确林地经纬度、实际面积,以及通过土地承包合同、林权证等确认权属,避免后续法律纠纷。
- 生态环境数据:收集当地气候、土壤、植被等信息。如多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土壤类型及养分含量,这些数据影响树种选择与生长,进而关乎碳汇量计算。可从气象部门、土壤检测机构获取。
- 相关政策法规:深入研究国家和地方碳汇项目政策、林业法规等。如了解国家对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的规定,地方对林业项目的扶持政策,确保项目合规。
二、合理搭建框架
- 遵循标准范式:依据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 PDD 模板,确定基本框架。一般包含项目概述、基准线情景、额外性论证、减排量计算、监测与核查计划等核心板块。
- 清晰逻辑布局:各板块按逻辑顺序排列。先介绍项目背景与目标,引出基准线情景设定;额外性论证紧跟其后,阐述项目独特性;再详细说明减排量计算方法,最后制定监测与核查计划,保障项目数据准确与透明。
三、精准撰写内容
- 项目概述:简洁介绍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业主、实施时间、地点等。重点阐述项目目标,如造林碳汇项目旨在通过植树造林在一定期限内实现特定碳减排量,改善生态环境。
- 基准线情景:合理假设无项目时土地利用方式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如造林地若未开展碳汇项目,可能继续为农田,需分析农田碳排放及变化趋势,以此为基准对比项目减排效益。
- 额外性论证:充分证明项目在无碳汇收益下难以实施。可从经济角度,对比项目成本(种苗、人工、管护费用等)与传统收益(木材销售等),凸显资金缺口;或从技术层面,说明项目实施面临的技术难题及解决途径,强调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 减排量计算:依据选定方法学,准确计算减排量。如造林碳汇项目,利用特定生物量方程与碳转换系数,结合树木生长数据计算碳储量变化,考虑树木生长周期、病虫害影响等因素,确保计算科学合理。
- 监测与核查计划:制定全面监测计划,明确监测主体、内容、频率及方法。如定期监测树木胸径、树高、生物量等,采用实地测量、卫星遥感等手段。同时,规划核查流程,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符合第三方核查要求。
四、反复审核校对
- 内部审核:项目团队成员从各自专业角度审核,如林业专家审查树种选择、生长数据合理性;财务人员检查成本收益分析;法律人员确保文件合规。
- 外部咨询:邀请碳汇领域资深专家、审定机构提前介入,提供专业意见,优化文件内容,提高项目通过审定与备案成功率。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如何参与碳市场?什么样的森林可以开发碳汇?碳汇开发需规避哪些风险,如何降低成本,怎么交易?了解详情请 添加微信13691349057(微信同号)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碳汇计量评估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七大绿色职业:年薪15万+,你了解吗?
>>>普通人怎么利用碳中和赚钱?
>>>碳资产开发有哪些类型及合作模式,开发流程有哪些?
>>>林业碳汇项目:步骤详解
>>>碳汇行业竞争激烈,这4种方式你了解吗?
>>>林业碳汇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有哪些?
>>>碳汇林项目申报全攻略
>>>CCER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主体与模式
>>>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模式有哪些类型?
>>>林业碳汇项目的收益计算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