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四川省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聚焦优化建筑运行节能管理,对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旨在提升建筑能效,推动绿色发展。
在完善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方面,科学制定能耗限额基准是关键一步。通过明确这一基准,能够精准识别高耗能高排放建筑,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造要求。同时,公示改造信息,将建筑改造工作置于社会监督之下,有助于提高改造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确保改造措施切实落地。
推动特定规模建筑配置能源管理系统并接入能耗监测平台,是提升建筑能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单体建筑面积 2 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以及总建筑面积 10 万平方米以上且采用集中供热(冷)的居住建筑,需按要求配置能源管理系统。这不仅有助于实时掌握建筑能耗情况,还能为能源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随着工作的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监测范围还将逐步扩大,实现对更多建筑能耗的有效监管。
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机制,体现了对建筑用能细节的把控。依法开展建筑冬夏室内温度控制、用能设备和系统运行等情况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并严肃查处违法用能行为,保障建筑用能合规、高效。
用能单位定期开展公共建筑重点用能设备调试保养,是确保用能系统低能耗、高能效运行的必要举措。空调、照明、电梯等设备作为公共建筑的能耗大户,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建筑整体能耗。通过定期调试保养,可使这些设备在全工况下保持良好运行状态,降低能耗。
推广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选取节能潜力大的公共机构开展能源费用托管服务试点,为建筑节能降碳引入了新的市场机制。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合作,通过分享节能效益实现盈利,既减轻了用能单位的节能改造资金压力,又提高了节能改造的专业性和积极性。能源费用托管服务试点则进一步探索了公共机构能源管理的新模式,通过总结试点经验,有望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助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2025 年绿色建筑标准将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施行
>>>湖北省到2025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山西省:到2025年,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00%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推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新建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
>>>安徽省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实施方案印发,提升城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