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未来,财政部将以此框架为基石,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旨在丰富国际市场的绿色债券品类,吸引国际资金投入,为国内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持续前行。 绿色主权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全部用于中央财政预算中的合格绿色支出,助力实现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适应、自然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目标。这些目标紧密围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体现了我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积极态度和责任担当。 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廷辰指出,2025年意义非凡,既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的20周年,也是我国作出“双碳”重大宣示的5周年。在此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的发布尤为关键。该框架作为我国国家层面首个绿色债券框架,是财政部开展国际绿色债券发行工作的基础性文件,为后续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奠定了坚实基础,对践行“两山”理论、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从宏观政策角度来看,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的9个重点工作方向,其中“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关键任务之一。推进全面绿色转型离不开大量资金支持,绿色主权债券的发行,为吸引国际资金参与我国绿色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绿色主权债券的管理方面,《框架》规定,在债券存续期内,每年都将在财政部官网对募集资金分配和项目环境效益进行公开披露。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透明度,也增进了国际社会和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人对中国政府降碳减排行动的关注与了解,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增添信心。 从国际合作与标准接轨层面分析,绿色金融是全球经济金融合作的热点,绿色债券更是其中的核心板块。《框架》的发布促进了绿色债券标准的国际交流,它既参照了国际资本市场协会发布的《绿色债券原则(2021年版)》,又符合我国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中国绿色债券原则(2022年版)》的要求。未来绿色主权债券的发行,有望吸引国际市场对我国绿色债券规则设计、信息披露等标准规范的关注与研究,推动国内国际绿色债券标准的接轨与互认。 此外,《框架》的发布对中资企业跨境绿色债券发行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它引导中资企业和金融机构采用国内外共同认可的绿色标准发行境外绿色债券,提高债券在国际市场的认可度,同时满足国内绿色发展的资金需求。在定价方面,基于《框架》发行的绿色主权债券,将为中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提供更准确的定价基准,完善中资企业绿色债券的定价曲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的发布,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为我国在境外发行绿色主权债券提供了制度保障,对吸引国际资金、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国际绿色金融合作等方面,都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