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双碳” 目标的战略指引下,节能减排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关键任务。2025 年,国家强制要求重点用能单位配备能源管理师,这一举措旨在提升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水平,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然而,随着政策的落地实施,能源管理师的需求缺口问题逐渐凸显。 政策驱动下的强制配备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五十五条明确规定,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重点用能单位主要包括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以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据相关统计,我国重点用能单位数量约 2 万家,这些单位广泛分布于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其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的 70%。可见,重点用能单位在我国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升其能源管理水平对实现 “双碳” 目标至关重要。
需求缺口的预估分析
从重点用能单位的数量和规模来看,能源管理师的潜在需求极为庞大。以工业领域为例,大型钢铁企业、化工企业等用能大户,不仅生产流程复杂、能源消耗量大,而且不同生产环节对能源管理的要求各异,需要配备多名专业的能源管理师,分别负责能源规划、能耗监测、节能技术改造等工作。对于建筑领域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公共建筑项目,能源管理师要统筹暖通空调、照明、电梯等各类用能系统的优化运行。按照不同行业的用能特点和能源消费总量分级分类估算,若平均每家重点用能单位需配备 2 - 3 名能源管理师,那么全国重点用能单位对能源管理师的需求总量将达到 4 万 - 6 万人。 然而,当前我国能源管理师的人才储备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国内节能专业岗位在不断增加,但能源管理师人才缺口仍然巨大。据保守估计,全国范围内能源管理领域大概需要 50 万专业人士,而当前我国节能工作专职从业者仅有 7 万余人,其中技术人员 4 万余人,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重点用能单位中,具备专业资质和丰富经验的能源管理师更是稀缺。这一方面是由于能源管理师作为新兴职业,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毕业生数量有限;另一方面,在职人员对能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的参与度不高,导致市场上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缺口产生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能源管理师的巨大需求缺口,将对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工作产生直接影响。部分单位可能因无法及时配备专业人才,导致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滞后,能源利用效率低下,难以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同时,也会影响我国整体 “双碳” 目标的推进速度。为缓解这一缺口,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需共同发力。政府应加大对能源管理相关专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能源管理专业课程,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同时,通过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政策,激励企业开展内部能源管理师培训与认证工作。企业自身要重视能源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能源管理师的薪酬待遇与职业发展空间,吸引和留住人才。社会培训机构可针对在职人员,开发多样化的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提升其专业技能,加快人才培养速度。
2025 年国家强制重点用能单位配备能源管理师,需求缺口预计将达到数万人,且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填补。这既是挑战,也为能源管理领域的从业者和相关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若你对能源管理师职业发展感兴趣,或想了解如何获取能源管理师相关职业岗位认证,欢迎致电咨询:010 - 59490973,13691340873(林老师,微信同号)。专业团队将为你提供详细指导与建议,助力你在能源管理领域开启新的职业篇章。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新能源应用工程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综合能源服务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新能源运维工程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能源行业求职宝典:高薪岗位、适配人群、入行与技能要点
>>>七大绿色职业:年薪15万+,你了解吗?
>>>2025年全国各地如何布局能源绿色低碳?
>>>企业能源管理策略如何制定,有什么实施技巧?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军能源领域建设,,目前有哪些项目可以参与??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能源管理领域有哪些诱人岗位?为何求职者纷纷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