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管理领域,工业与建筑两大场景因用能特点、系统复杂度不同,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企业都要求从业者持有能源管理师证书。明确这些差异,能帮助从业者精准提升能力,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工业领域能源管理:聚焦生产系统的高效协同
工业领域用能设备密集、能源品类复杂(涵盖电、煤、蒸汽、天然气等),且与生产流程深度绑定,能源管理技能需围绕 “生产与节能协同” 展开。
核心技能要求
生产工艺与能源系统结合能力:需熟悉工业生产全流程,理解不同工序的能源需求规律。例如,钢铁企业的能源管理员要清楚炼铁、炼钢、轧钢各环节的电力、煤气消耗特性,能通过优化轧制节奏,减少加热炉的空烧时间,降低燃料消耗。
大型设备能效诊断能力:需掌握工业窑炉、电机、空压机等核心设备的工作原理,能通过参数监测(如排烟温度、电机功率因数)判断能效状态。比如,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锅炉管壁温度分布,识别结垢导致的热效率下降问题,提出清垢或改造方案。
多能源协同调度技能:要具备整合多种能源的能力,实现能源梯级利用。例如,化工企业可将反应釜产生的余热用于预热原料,通过蒸汽管网与电力系统的联动调度,提高整体能源利用率。
能源与生产数据联动分析能力:需熟练运用 MES(制造执行系统)与能源管理系统的数据对接技术,分析生产负荷波动对能耗的影响。比如,某汽车厂通过关联焊接车间的产能与耗电量,制定 “满负荷生产 + 错峰用电” 的优化策略,使单位产品电耗下降 8%。
建筑领域能源管理:侧重楼宇系统的智能调控
建筑领域用能以电力、热力为主,涉及空调、照明、电梯等终端设备,能源管理更强调 “空间舒适度与能耗平衡”,技能聚焦于楼宇系统的精细化管控。
核心技能要求
建筑设备系统集成能力:需熟悉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智能照明等楼宇设备的联动逻辑。例如,商业综合体的能源管理员要掌握 BA(楼宇自控)系统操作,通过设置 “人员密度 - 光照强度 - 空调温度” 联动模式,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减少能耗。
建筑负荷动态预测能力:能结合气象数据、人流变化预测能源需求。比如,写字楼能源管理员可根据天气预报调整次日空调开机时间 —— 夏季高温天气提前 1 小时启动冷水机组,避免午后负荷高峰导致的能效下降。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能:需了解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地源热泵等技术的适配场景。例如,在酒店项目中,评估屋顶光伏板的装机容量与热水系统的匹配度,计算自发自用比例及收益周期。
分项能耗计量与分析能力:要能通过分户、分区域的计量装置,定位高耗能区域。比如,某医院通过分析各科室的用电数据,发现检验科的精密仪器因 24 小时待机导致能耗偏高,进而制定 “非工作时段自动断电” 的管控方案。
通用技能与差异化补充
两大领域均需掌握能源政策解读、能效标准应用、基础数据分析等通用技能,但补充技能各有侧重:工业领域需额外熟悉《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产业政策,建筑领域则要关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行业规范。
若你想针对性提升某一领域的能源管理技能,或需了解岗位转型的具体路径,可联系林老师:咨询电话 010-59490973,微信同号 13691340873,获取定制化能力提升方案。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新能源运维工程师(风电/光伏/火电/储能运维)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军能源领域建设,,目前有哪些项目可以参与??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