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双碳” 目标驱动下,氢能、储能、海上风电等新能源新兴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人才需求缺口持续扩大。数据显示,我国 “双碳” 领域人才需求已近百万人,而现有从业者仅十万人左右,这种供需失衡使得行业对跨行业人才展现出极高的开放度。无论是传统能源、建筑电气、机械制造等领域的从业者,都能凭借原有技能基础实现跨界转型,而系统学习能源管理知识、获取专业指导更能加速转型进程。
新兴能源领域对跨行业人才的开放,核心源于产业的交叉性与技能的通用性。以海上风电为例,其对防腐、海缆、港口吊装等专业人才需求迫切,传统电力行业的运维经验、船舶工程领域的海上作业知识均可直接复用。某沿海风电场招聘负责人透露,具备火电设备运维经验的技术人员,只需补充海上环境适应性培训,就能快速胜任风机运维岗位,这类跨行业人才占比已达团队的 35%。
储能领域的开放特征更为显著。建筑电气从业者熟悉的 380V 电力系统设计、配电保护等知识,可直接应用于储能系统接入、微电网配电等场景。而传统电池制造行业的技术人员,凭借电化学基础和生产线管理经验,转型储能电池集成岗位时更具优势。行业调研显示,储能企业中近 40% 的系统集成工程师来自电子制造、传统电力等跨界领域。
氢能领域虽处于发展初期,但对跨行业人才的接纳度同样较高。化工行业的气体储运经验、汽车行业的动力系统集成能力,都是氢能应用项目中的核心需求。某氢能科技公司 HR 表示,他们优先录用具备天然气储运背景的技术人员,这类人才只需学习氢脆防护等专项知识,就能快速上手氢储运系统设计工作。
不过,跨行业转型需精准匹配技能需求,避免盲目尝试。企业更青睐能将原有技能与新能源场景深度融合的人才:传统电力人才可聚焦场站运维、电力系统对接岗位;工程建设人才适合新能源项目 EPC 管理;数据分析人才则可转向能源管理系统运维方向。例如,火电从业者掌握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知识,在储能调峰、风电并网等场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要实现顺利转型,除依托原有技能基础外,系统补充能源管理专业知识至关重要。报考能源管理师是高效的提升路径,其核心课程涵盖能源规划、管理、统计核算等关键模块,能帮助跨行业人才构建新能源领域的知识体系。同时,学习国内外能源市场规则与政策法规,如储能补贴政策、海上风电并网标准等,可进一步提升职业竞争力。
针对转型中常见的 “技能衔接不畅”“职业路径模糊” 等问题,专业指导能提供精准解决方案。有意向者可拨打咨询电话 010-59490973,或添加林老师微信(13691340873,微信同号)获取定制化服务:专业顾问会根据个人原有行业背景(如化工、火电、建筑),梳理可复用技能与需补充的知识短板;结合氢能、储能等领域的岗位需求,制定阶段性学习计划;还能依托行业资源,推荐高匹配度的转型岗位与实践项目。
氢能、储能、海上风电等新兴领域为跨行业人才提供了广阔舞台,其高开放度源于产业的交叉属性与人才缺口的现实需求。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立足原有技能优势精准定位方向,通过能源管理师等专业学习补齐知识短板,借助个性化指导优化转型路径。无论是传统能源人还是工程技术从业者,只要找对方法、精准发力,就能在新能源浪潮中实现职业升级。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新能源运维工程师(风电/光伏/火电/储能运维)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军能源领域建设,,目前有哪些项目可以参与??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