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生产始于铁矿石采购。企业需保存铁矿石供应商提供的详细文件,包括矿石成分分析报告,该报告能体现矿石中杂质含量,影响冶炼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供应商还应出具开采过程能源消耗说明,涵盖开采设备的燃料使用量,如柴油消耗记录。某钢铁企业从澳大利亚采购铁矿石,供应商提供的文件显示,在开采 1000 吨铁矿石过程中,大型挖掘机消耗柴油 10000 升。结合柴油的碳排放因子,可初步估算开采环节的 CO₂排放量,这些文件成为后续核算的基础。
若钢铁产品通过海运运输,船运公司需提供运输单据,记录船舶的航行路线、航行里程以及燃油消耗情况。如一艘载重 5 万吨的货轮,从巴西运输铁矿石至中国,航行里程 15000 海里,消耗重油 3000 吨,重油的碳排放因子约为 3.2 吨 CO₂/ 吨,据此可计算出该运输过程的 CO₂排放量为 9600 吨。陆运时,货车运输公司需提供运输发票、行驶里程记录以及车辆油耗数据,用于核算陆运环节的碳排放。
以生产塑料的化工企业为例,其主要原料来自石化产品。上游石化企业需提供原油开采及提炼过程的能源消耗报告,包括开采设备、炼油装置的能源使用情况。某石化企业在生产 1000 吨乙烯(塑料生产的关键原料)时,原油开采阶段消耗天然气 100 万立方米,炼油及乙烯生产过程消耗大量电力与蒸汽。企业需提供能源采购发票、生产装置运行参数记录等文件,详细说明各环节能源消耗与乙烯产量的关系,以便下游塑料生产企业核算原料生产阶段的 CO₂排放量。
在塑料合成阶段,化工企业要保存反应装置的运行记录,记录反应温度、压力、催化剂使用量等参数。不同的反应条件会影响反应效率与能源消耗,进而影响 CO₂排放。企业还需提供原料与产品的质量平衡数据,明确投入的原料量与产出的塑料量,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排放情况,部分废弃物处理也会产生 CO₂。若某塑料生产企业在合成 1 吨聚丙烯过程中,消耗乙烯 1.05 吨,通过质量平衡数据及反应过程能源消耗记录,可准确核算该合成过程的 CO₂排放量。
铝土矿开采企业需提供矿山开采规划文件,说明开采区域、开采方式以及开采设备的使用情况。设备的燃油消耗记录是核算开采环节 CO₂排放量的关键。如某铝土矿开采项目使用大型装载机和运输卡车,每月消耗柴油 50000 升,依据柴油碳排放因子可计算出该月开采环节的 CO₂排放量。企业还应保存铝土矿品位分析报告,铝土矿品位影响后续氧化铝提炼过程的能源消耗。
氧化铝提炼企业要留存生产工艺流程图,详细展示从铝土矿到氧化铝的提炼过程,以及各阶段的能源消耗情况。如在拜耳法提炼氧化铝过程中,高温高压反应釜的蒸汽消耗、电力消耗记录都需完整保存。进入电解铝环节,电解槽的运行参数记录,包括电流强度、电压、电解时间等,结合电力消耗数据,可精确计算电解铝过程的 CO₂排放量。某电解铝企业每生产 1 吨铝,电解槽耗电 13500 千瓦时,当地电力排放因子为 0.5 吨 CO₂/ 兆瓦时,即可算出每吨铝在电解环节的 CO₂排放量为 6.75 吨。在 CBAM 机制下,各行业通过保存这些关键文件,能够准确确认产品全生命周期的 CO₂排放量,为 CBAM 报告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确保碳关税核算的准确性与公正性 。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