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四川发布零碳园区建设方案,2027 年全力攻坚打造示范园区

发布时间:2025-03-11 11:30:33浏览次数:
近日,四川省两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方案》(简称《方案》),为推动全省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力。《方案》明确,到 2027 年,力争在全省打造一批零碳工业园区,在零碳路径探索、场景打造、统计核算、管理机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激发新的增长动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零碳工业园区的定义
零碳工业园区是指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阶段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工业园区。其实现路径在于通过能源、产业、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生态等多个领域绿色低碳技术的集成应用,以及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实践,达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使园区内的生产制造活动碳排放趋近于净零水平。这一概念的提出,顺应了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为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指明了新方向。
纳入试点的园区类型
《方案》指出,四川将围绕多种不同类型的工业园区展开试点工作。其中包括资源加工型工业园区,这类园区凭借对本地丰富资源的加工利用,可通过引入绿色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从资源开采到产品加工全过程的低碳化;绿色高载能工业园区,利用其在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优势,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占比;外向出口型工业园区,因其产品面向国际市场,需满足国际上对低碳产品的要求,建设零碳园区有助于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优势产业主导型工业园区,以本地优势产业为核心,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整个产业集群向零碳方向迈进。
四川以清洁能源规模利用、绿色低碳产业培育、绿色低碳技术支撑、智慧能碳系统建设为主要路径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在清洁能源规模利用方面,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水风光资源,扩大清洁能源在园区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减少传统化石能源的使用。绿色低碳产业培育则聚焦于引进和发展低碳环保型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园区产业结构。绿色低碳技术支撑要求园区加大对相关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智慧能碳系统建设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园区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进行精准监测与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此外,方案还提出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固碳和碳汇开发为补充手段,进一步助力园区实现零碳目标。
零碳工业园区建设基本条件
《方案》对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建设基本条件做出了明确规定,共涵盖 6 个要点:
  1. 园区性质与范围:需是以工业为主导且具有法定边界或明确区域范围的省级及以上开发区。这确保了试点园区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规范性,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
  1. 申报形式:建设范围既可以是园区整体,也可以是 “园中园”。若以 “园中园” 形式申报,必须有明确的四至边界,且建设和管理由所在园区负责。这种灵活的申报形式,能够适应不同园区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园区的积极性。
  1. 经济规模要求:申报园区工业年产值需达到 100 亿元以上。这一条件保证了参与试点的园区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能够在建设零碳园区过程中投入足够的资金用于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管理创新。
  1. 能耗与碳排放管理基础:园区在能耗和碳排放统计、核算、监测等方面要具备一定基础。只有准确掌握园区的能耗和碳排放数据,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减排措施,实现有效的碳管理。
  1. 能源资源条件:园区所在地具有良好的水风光资源,并且具备开展绿电直供的工作基础。这为园区大规模利用清洁能源提供了可能,有利于降低园区的碳排放。
  1. 环境与安全要求:园区近 3 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境或其他不良影响事件,且园区环境质量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功能区环境质量标准。这强调了园区在追求零碳目标的同时,必须保障安全生产和良好的环境质量。
四川省此次推进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工作,从定义明确、试点范围界定到建设条件规范,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为全省工业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望在未来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