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3月1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对做好行业扩容服务提出了一系列关键举措,旨在积极承接全国碳市场新增行业,提升整体服务保障能力。
在具体工作任务落实方面,扎实推进钢铁、水泥、铝冶炼等全国碳市场新增行业企业的多项关键业务。首先是账户开立工作,确保新增行业企业能够顺利在全国碳市场开设专属账户,为后续参与碳交易等活动奠定基础。配额发放环节,依据科学合理的标准和规则,精准为企业分配碳排放配额,引导企业有效控制碳排放。交易结算关乎市场资金流动与交易秩序,通过严谨的流程和专业的操作,保障每一笔交易资金的准确结算。履约清缴则是督促企业按时完成碳排放履约义务,对未达标企业采取相应措施,强化市场约束机制,确保全国碳市场的规范运行。
在系统升级优化层面,着重对中碳登系统的软硬件设施进行优化升级。硬件方面,投入资源更新服务器、存储设备等,提升系统的数据处理速度和存储能力;软件方面,优化系统算法和界面设计,提高系统稳定性、安全性和便捷性。稳定性的提升能确保系统在高负荷运行下持续稳定工作,避免因系统故障导致交易中断等问题;安全性增强则可有效防止数据泄露、恶意攻击等风险,保障市场主体的信息和交易安全;便捷性的提高使得市场参与者能够更轻松、高效地使用系统,降低操作成本,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夯实注册、登记、结算等基本功能,为全国碳市场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全国碳市场,积极争取生态环境部支持。一方面,探索拓展登记品种,除现有的碳排放配额登记外,研究将碳减排项目、碳金融产品等纳入登记范畴,丰富市场交易标的,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多投资和风险管理工具。另一方面,扩大登记范围,涵盖更多类型的市场主体和交易活动,吸引更多企业和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碳资源的优化配置。
建立登记主体账户管理长效机制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保障。通过制定全面、细致的账户管理制度,对登记主体账户的开立、使用、变更、注销等全生命周期进行严格规范。同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账户交易行为和资金流动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和潜在风险。一旦发现风险隐患,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将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实现常态化、动态化登记结算风险防范,维护全国碳市场的稳定运行。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