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大环境中,电池企业、制造商以及供应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尽职调查义务,不仅关乎企业声誉,更是实现长期稳健发展的关键。要被视为已履行该义务,企业需在多方面采取具体措施。
在劳工权益保障方面,企业应确保工作环境安全舒适。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检查,为员工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手套等,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严格遵守当地劳动法规,合理设定工作时长,杜绝强迫加班现象。同时,依据行业标准和当地经济水平,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并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包括社保、医保、带薪休假等。
在环境保护层面,企业要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理念。采用环保型生产技术与设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例如,在电池制造环节,优化工艺流程,降低废水、废气、废渣的产生量。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建立规范的废弃物分类、回收与处置机制,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在运输环节,选择环保型运输工具,优化运输路线,降低碳排放。
从供应链管理角度,企业需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与监督。要求供应商提供相关资质证明,如环保认证、社会责任报告等,确保其在劳工权益、环境保护等方面符合标准。建立定期审核机制,不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检查其生产运营是否合规。一旦发现供应商存在问题,及时要求整改,若整改不力,则终止合作关系。
关于尽责流程框架,可参考联合国《工商业与人权指导原则》所构建的 “识别 - 预防 - 应对” 框架。首先是风险识别,企业通过内部审计、供应链调研、员工反馈等多种渠道,全面排查在劳工权益、环境影响、供应链合规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例如,深入原材料开采地,了解是否存在使用童工、强迫劳动的情况;对生产车间进行环境监测,评估污染物排放是否超标。
其次是风险预防,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建立健全的劳动管理制度,规范招聘流程,防止童工混入;投入资金升级环保设备,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
最后是应对与补救,当出现社会责任问题时,企业要迅速响应。及时调查问题根源,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对受影响的利益相关方进行合理补偿。例如,若发现某供应商存在强迫劳动现象,立即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对涉事员工给予经济赔偿和心理疏导,同时对自身供应链管理漏洞进行反思与完善。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国际注册ESG分析师专业评估认证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LCCI 国际 ESG分析师中英联合认证培训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权威 ESG 认证报考指南:零基础逆袭,抢占绿色职业高薪赛道!
>>>ESG领域人才需求激增,券商高薪招聘分析师等岗位,入行需要满足什么要求?
>>>ESG 席卷商业,财务人怎样解锁千亿红利密码完成职业飞跃?
>>>国资委将进一步规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新规即将实施:5月1日起,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注意事项?
>>>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 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顺应绿色发展潮流,企业为何需重视 CDP 碳信息披露?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