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材料开采环节,对供应商进行全面且精准的环境风险评估,是企业构建绿色、可持续供应链的核心任务。这不仅契合全球环境保护的大趋势,更是企业规避潜在环境风险、提升自身社会形象与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之举。在此过程中,有多个关键方面需要企业重点关注。
能源消耗及减排措施首当其冲。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持续飙升,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焦点。对于原材料开采供应商而言,其能源消耗结构直接影响着环境负荷。企业需着重考察供应商是否积极采用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以某大型金属矿开采企业为例,若其引入太阳能发电系统用于矿区部分设备供电,不仅能显著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能大幅减少因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同时,供应商有无实施节能技改项目也是重要考量因素。通过对老旧开采设备进行技术升级,提升设备能源利用效率,能有效降低单位产量的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这对企业长期的能源成本控制和环境影响改善意义重大。
废弃物处理方式同样不容忽视。在原材料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业废料,若处理不当,将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企业必须确认供应商是否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处理工业废料,杜绝非法倾倒、随意填埋等违规行为。一些负责任的供应商会建立专门的废料处理设施,对不同类型的废料进行分类收集、科学处理。更值得称赞的是,具备循环利用机制的供应商。他们通过先进技术将部分废料转化为可再次利用的资源,如将废弃尾矿加工成建筑材料。这不仅减少了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还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
水资源管理亦是评估的重点领域。原材料开采往往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如何高效用水及确保污水达标排放至关重要。企业应关注供应商的用水效率,查看其是否采用节水型开采工艺和设备。例如,部分矿山企业采用先进的喷淋降尘系统替代传统的大量喷水作业,既能有效控制粉尘污染,又能大幅降低用水量。在污水排放方面,要确保供应商的污水处理设施完备且运行正常,污水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不达标的污水若直接排入周边水体,会导致水质恶化,破坏水生态系统,对周边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国际注册ESG分析师专业评估认证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LCCI 国际 ESG分析师中英联合认证培训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权威 ESG 认证报考指南:零基础逆袭,抢占绿色职业高薪赛道!
>>>ESG领域人才需求激增,券商高薪招聘分析师等岗位,入行需要满足什么要求?
>>>ESG 席卷商业,财务人怎样解锁千亿红利密码完成职业飞跃?
>>>国资委将进一步规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新规即将实施:5月1日起,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注意事项?
>>>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 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顺应绿色发展潮流,企业为何需重视 CDP 碳信息披露?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