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已成为北美最大的区域性强制碳交易市场。北美尚未形成统一 碳市场,尽管区域性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计划是第一个强制性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温室气体减 排计划,但加州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California’s Cap-and-Trade Program,简称 CCTP) 后来居上,成为全球最为严格的区域性碳市场之一。加州最早是加入了美国西部气候倡议 (Western Climate Initiative,简称 WCI),在 2012 年使用 WCI 开发的框架独立建立了自己 的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现仍属于 WCI 重要组成部分),并于 2013 年开始实施。尽管美国在 气候变化议题上态度反复,但环保意识较强的加州是美国环保政策的先行者。
加州总量控制 与交易体系建立基于 2006 年加州州长签署通过的《全球气候变暖解决方案法案》(即 AB32 法案),该法案提出 2020 年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恢复到 1990 年水平,2050 年排放比 1990 年 减少 80%;2016 年通过的 SB32 法案提出要确保 2030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 1990 年水平上 降低 40%,2050 年排放量在 1990 年基础上减少 80%以上;2017 年通过的 AB398、AB617 法案提出将加州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延长至 2030 年;2018 年州长以行政命令(B-55-18)明 确加州将于 2045 年实现碳中和,减排目标逐渐趋严。
从总排放量上,尽管近十年一直处于下 降趋势,美国在 2019 年总排放量仅次于中国,排名第二。而加州作为美国经济综合实力最 强、人口最多的州,排放量自然不低,根据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数据,2012 年加州温室气体 排放总量(不含碳汇)为 4.59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在全美各州中位居第二,同时据国际能源 网数据统计在能耗强度上,加州仅次于得克萨斯州排名第二,人均能耗排名第四。从排放来 源上看,加州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占比 44%左右,工业过程的排放占近 1/4,仅次 于交通,其碳交易体系覆盖了 75%左右的碳排放,覆盖率在当前已运营的碳市场中位于第三。
同时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较全,几乎覆盖了《京都议定书》下的温室气体类型。但从覆盖行 业范围来看一般,主要包括电力行业、工业、交通业、建筑业。减排效果上,加利福尼亚州 空气资源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加州从碳市场建立后排放一直处于递减趋势,同时在 2017 年温 室气体排放量已略低于 1990 年水平,但这也意味着之后十几年内需要再减排 40%,减排压 力依旧存在。
尽管加州总量控制体系仅运行了 8 年多,在 WCI 框架下已与魁北克碳交易市场、安大略 碳交易市场对接,当前已处于第四阶段。从 2021 年起,加州碳市场迎来以下变化:1)对碳价设立了价格上限;2)抵销机制中对核证碳信用配额的使用有进一步限制,比如使用非加州 项目的碳减排量进行抵消的比例受到限制,不得超过抵消总额的 50%,同时使用抵消配额最 高比例上限在 2021-2025 年内从原 8%下降为 4%;3)配额递减速率进一步增加。
加州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成功兼顾了碳减排与经济发展两个看似不容的发展目标,这得 益于完备的碳交易机制体系以及配套的绿色产业激励政策。2005-2017 年加州与 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了 6%,而 GDP 增长了 31%。同时报告中还提到,加州 2013 年实行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以来,加州 GDP 平均每年增长 6.5%,而美国全国 GDP 每年增 长 4.5%,同时投资于气候友好项目给经济社会带来的人口健康、气候减排的效益是其成本的 五倍。加州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成功证明,碳定价机制下的碳减排与经济增长是不矛盾的, 主要原因在于加州碳市场法律与机制的完备与相关配套政策的建立。
首先,加州碳减排目标 一直都通过法律及行政命令进行制定和约束,为碳交易市场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它 有着灵活的配额分配、价格管控机制,对碳市场的稳定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配额分配上, 加州为原本已遭受贸易冲击的工业进行免费配额发放、缓解企业减排压力,同时给配电企业 (非控排企业)进行免费配额的发放、平抑电价上涨,减弱碳减排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价格管控上,其包括拍卖最低价限制、政府配额预留策略、政府公开操作策略、价格遏制制策略等,对碳价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加州在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的基础上叠加了绿 色产业激励政策,包括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低碳能源系统的激励政策,不仅包括强 制性激励政策(如对发电清洁化、能耗效率、可再生能源额度等的定量要求),也包括经济激 励政策(如加州太阳能计划、政府加大对氢能的投资等,资金一部分来自总量控制及交易计 划中通过拍卖碳配额获取到的收入)。(华宝证券,张锦、曾文婉)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