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遂昌:借新型储能、光伏发电等产业,走绿色低碳之路

发布时间:2025-03-19 16:10:26浏览次数:

近日,遂昌县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遂昌县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该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发展成果,并为新一年的发展制定了清晰且具有前瞻性的规划,涵盖项目推进、绿色发展等多个关键领域。
强化项目前期保障,推动重大水利及能源项目落地

在项目推进方面,遂昌县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强化经费保障,全力加快成屏二级水库扩建等重点项目的前期进程。成屏二级水库扩建项目对于提升当地水资源调配能力、保障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充足的前期经费投入,能够确保项目在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环境评估等关键环节得以高效开展,为项目顺利进入实施阶段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遂昌县积极谋划碧龙源水库扩建、枫树湾水库等项目,展现出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远布局。这些项目的谋划将进一步完善当地水利设施网络,提升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此外,推动抽水蓄能电站早核准、早开工成为工作重点。抽水蓄能电站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能设施,不仅能够有效调节电力供需,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还能为当地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打造美丽遂昌新名片

绿色低碳转型是遂昌县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报告提出扎实推进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和低零碳试点建设,这一举措顺应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也是遂昌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开展减污降碳协同试点,能够整合资源,将污染治理与碳排放控制有机结合,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低零碳试点建设中,遂昌县将探索适合本地的低零碳发展模式,从能源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转变等多方面入手,降低碳排放强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科学布局新型储能、光伏发电、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是遂昌县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举措。新型储能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问题,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光伏发电和分散式风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遂昌县凭借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具备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能够实现新能源产业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高质量推进美丽遂昌建设也是计划中的重要内容。遂昌县以力争 “美丽浙江” 考核八连优为目标,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不仅包括加强对森林、河流、湖泊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还涵盖提升城乡环境品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美丽遂昌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遂昌县的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遂昌县 202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紧密围绕项目推进和绿色低碳转型两大核心任务,从水利能源项目建设到新能源产业布局,再到美丽遂昌建设,为遂昌县未来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通过有效实施这些计划,遂昌县有望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进步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原文如下:

关于遂昌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5年2月18日  在遂昌县

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遂昌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我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4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全力推进“五大比拼”行动,全县经济稳中向好,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较好地完成了县第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一)计划指标执行情况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情况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6.2%;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8%;

从2024年39项计划指标执行情况看,除全员劳动生产率、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等指标暂未出数外,规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指标达到或预计达到预期目标,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全市。但受市场需求不足、房地产投资拖累、居民收入不稳等因素叠加影响,11项指标完成情况距目标尚有差距,其中10项是预期性指标。

(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工作成效

1.聚焦聚力创新改革开放

创新动能持续增强。新增高企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等省级企业研发机构3家,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9家,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64家。实施县校合作和县级重点研发项目35个,落地绿谷精英项目6个。晶盛星河软件研发基地、阿里云创新中心等投入使用,培育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2家。

改革成效日益彰显。积极落实“民营经济32条”“8+4”经济政策体系等措施,迭代升级“生态工业三十五条”等政策包,及时兑付惠企资金3.46亿元。深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出台《遂昌县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实施方案》,健全完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实现“竣工即验收”项目 6个、“验收即发证”项目1个、“预验即试产”项目2个、“落地即融资”项目3个,入选省级以上改革典型案例21个。持续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县属国企年营业收入达53亿元,总资产突破600亿元。

开放合作纵深推进。528国道新路湾至石练段、遂江公路、新湖山大桥等项目建成通车,义龙庆高速遂昌段、衢丽铁路遂昌段等重大交通项目扎实推进;215省道新路湾至大桥段完成施工图设计,528国道龙游界至新路湾段完成工可审查,637国道举淤口至江山界段完成初步设计技术审查,缙云至江山高速完成线位方案编制与论证,通用机场选址工作取得新进展。实施“扬帆出海”抢订单行动,新增外贸型企业10家、外商投资企业2家,经开区入选全省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持续深化“山海协作”工程,获得山海协作援建帮扶资金1244万元,桐乡-遂昌“产业飞地”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5.66亿元。

2.加快推动工业量质齐升

产业平台优化。扎实推进龙板山矿地综合利用项目和低效工业用地“腾笼换鸟”工作,拓展工业用地970亩、腾退低效用地357亩。110千伏云东变、东城新区智造园、遂通建材基地产业园、经开区学前教育中心、古亭小区二期等项目建成投用,龙板山集中供热、污水调度提升等项目开工建设,职教园区迁建、东城医院等项目有序推进。

产业升级提速。围绕金属制品及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突出精准招商、以商引商,全年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制定实施《遂昌金属制品及装备制造产业链提升方案》《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提升方案》,出台《遂昌县关于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金属制品及装备制造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元、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

市场主体提级。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个、省级数字化车间1家,入选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3个,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1.0覆盖率达100%。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3家、亿元以上企业4家、规上工业企业14家,新增国家级首台(套)产品1个,宇恒电池获得丽水市人民政府质量奖。

3.持续增添经济发展动能

高效统筹资源要素。抢抓“两重”“两新”等政策机遇,共谋划储备“两重”“两新”项目66个,资金需求51.19亿元,累计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债券等资金44.84亿元。全年完成土地征收2500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084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51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962亩。新增用能指标6.9万吨标准煤。招引高校毕业生3326人、硕博人才122人,培育高技能人才1484人,新增博士后科研人员3人、浙江杰出工匠1名、浙江工匠5名,新增省技能大师工作室1家。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出台重大建设项目推进管理办法,开展“四个一批”项目攻坚提速行动,220千伏三仁变、腾龙社区中心等项目完工建设,西街区块附属设施、竹产业共富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国能光伏一期、妙高山环境整治提升等项目开工建设。出台谋划争取项目工作机制,开展项目谋划“大比武”活动,新增储备项目82个,总投资654亿元。成屏二级水库扩建工程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城乡引调水安全保障、环城西路、环城北路连接线等项目完成施工图设计。2024年,全县完成县级重点项目74.1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9.4%,其中续建项目完成投资59.6亿元,新建项目完成投资14.54亿元。

全面促进消费提振。大力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累计使用以旧换新补贴1575万元、拉动消费8600余万元。加快建设商业综合体,九云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加快推进,星辰国际项目开工建设,金融中心、旅游文化街等项目前期加快。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26家、县域商贸流通龙头企业1家、五星级旅游饭店1家。

4.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城市品质加快提升。《遂昌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发布,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有序推进,完成城南、云峰核心区等12个城镇单元详细规划编制。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个,未来社区、君和府等8个小区建成交付,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372套。开工建设妙高山隧道,新建及改造提升城区路网12.3公里,新增停车位1018个。新建及改造天然气管道11公里、覆盖用户3050户。清水源水库工程下闸蓄水,延伸供水管网8公里。完工城区绿化面积1万平方米。全年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52亿元。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多田套合等工作,建设改造高标准农田1.77万亩。加快创建国家级制种大县,制种面积达2.16万亩。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茶叶、笋竹、油料三条品质农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5亿元;长粽、箬叶产值达2.4亿元,带动农户增收近8000万元;棘胸蛙养殖面积首次实现倍增。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完成农田宜机化改造1550亩。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及改建236公里。新增省级未来乡村、美丽宜居村庄共8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验收,“邮快合作”模式获评全国首批“快递进村”工作典型案例,系全省唯一,入选乡村建设评价国家级样本县、全省首批和美乡村三大行动试点县。深化“扩中”“提低”改革,村集体经济收入、经营性收入分别增长27.7%、44.5%,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4%。“小柜子大能量”储能消薄模式多场景多地区推广,入选全省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优秀案例。开展“跨山统筹富民安居”新三年行动,全年引导搬迁1118人。

生态底色不断厚植。扎实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和整改工作。连续三年夺得“大禹鼎”银鼎,“美丽浙江”考核实现“七连优”,入选省级环境健康友好创新试点名单。完成松阴溪、周公源等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入选省级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省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持续推动松材线虫病防治,提升森林质量2.3万亩,创成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九龙山入选浙江最美百片公益林。稳步推进碳汇试点县建设,完成省级造林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县规划目标。

5.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民生保障持续加温。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145元,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15万元。入选全省医保基金监管基层综合治理试点,异地医保经验专报获省政府领导批示。“一老一小”服务体系优化完善,颐养中心二期项目完工,乡镇(街道)康养联合体实现全覆盖,生育政策配套措施持续优化。

公共服务持续加码。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省、市、县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单村水站建设经验、医保“一地签约、全域共享”改革举措全省推广。“学在遂昌”品牌持续打响,创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示范幼儿园改扩建等项目完工投用。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通过省级初评,湖山分院服务能力提升等项目顺利推进。

文旅事业持续加力。成功举办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仙侠湖铁人三项赛、百里红军古道越野赛等赛事活动。汤显祖纪念馆被列入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基地联盟。白马山康体养生区、好川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地心温泉等项目主体完工,有序推进遂昌金矿创5A。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县域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压力较大,民间投资活力偏弱、消费回暖不快,居民增收放缓;构建县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待加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待提速,新兴产业发展仍需加快;教育医疗、交通出行、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

二、2025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工作措施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收官之年,要做好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从加强计划安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行性入手,初步拟订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2025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大力弘扬“六干”作风,紧扣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和市委“一个历史使命、三大战略任务”工作部署,融合推进三大发展主平台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五大赶超攻坚行动,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全面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奋力谱写革命老区赶超跨越和共富先行新篇章。

2025年遂昌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建议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7%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以上;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适度增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

为完成上述计划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聚力改革开放创新,提升内在变革力

突出科技创新赋能。强化科创平台支撑,创成省级企业研究院、高企研发中心等科创平台2家以上,高效运营网易联合创新中心、阿里云创新中心等平台。支持企业向新发展,深入实施高企倍增攻坚行动,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5家。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2.0工作。全面深化校地合作,实施县校合作项目20个以上。优化人才体系,新增制造业高技能人才400人、产业工程师50人,力争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取得新突破。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主动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和全方位需求,强化“四个一”“三直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等机制,优化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服务。深化政策迭代集成改革,全面承接上级经济政策体系,迭代工业、服务业、农业、建筑业等政策包,打好企业降本增效“组合拳”。深化融资畅通工程,推动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制造业贷款分别增长 20%以上,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推动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提升县属国企市场竞争力。

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开工建设215省道新路湾至大桥段、义龙庆高速濂竹互通连接线等项目,加速推进衢丽铁路遂昌段、义龙庆高速遂昌段等项目,加快637国道遂昌举淤口至江山界段、528国道龙游界至新路湾段、缙云至江山高速等重大项目前期,力争通用机场通过国家审核。高效能运行上海“飞地”,加大服务业企业和外资项目招引力度。持续实施“扬帆出海”抢订单行动,支持企业参展拓市、精准出海,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和东南亚、非洲等市场,新增外资外贸型企业10家以上。深化与诸暨市、南湖区、象山县、桐乡市等地合作,产业合作项目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

(二)聚力打造工业强县,提升发展硬实力

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围绕金属制品及装备制造、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深耕“温台金、环杭州湾、长三角、珠三角”四大区域,集中力量招引“高大上、链群配”项目,全年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8个,制造业项目占比超70%,争取5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新突破。

全力推进产城融合。加速优化工业空间,加快龙板山矿地综合利用二期项目,谋划寅头山区块矿地开发利用,高质量推进低效工业用地“腾笼换鸟”工作,新增和盘活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完善配套设施,完工电力设施改造提升、龙板山集中供热、源口热电联产等项目,加快东城医院、九云综合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开工经开区配套消纳场、天然气场站迁建等项目,确保东城产教融合小区、渡客公寓三期等项目投入使用。

持续深化主体培育。深入实施“雄鹰计划”,全力支持元立集团做大做强。扎实推动企业培育,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亿元以上企业3家,力争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深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完成省级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项目验收。

(三)聚力提高投资效益,提升经济驱动力

科学精准谋划。以项目谋划大比武和常态化项目谋划工作机制为抓手,建立健全项目谋划争取机制,完善谋划争取项目储备库,深入谋划金华至南平铁路(遂昌段)等重大项目。强化项目前期经费保障,全力加快成屏二级水库扩建等项目前期,谋划碧龙源水库扩建、枫树湾水库等项目,推动抽水蓄能电站早核准、早开工。

全力以赴推进。落实落细《遂昌县重大建设项目推进管理办法》,用好领导领办、分级协调等机制,完工竹产业共富产业园、国能光伏一期等项目,加速城区地下综合管网、妙高山森林防火巡护道、盖亚新能源等项目,开工高铁新城区块开发、城乡引调水安全保障等项目。

全心全意保障。紧盯“两重”“两新”领域等一揽子增量政策,聚焦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交通强省、水网安澜、清洁能源、城镇有机更新、农业农村、文旅融合、民生设施等领域,争取更多低本、长周期资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200亩以上,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00亩以上,消化“批而未供”土地800亩以上。

(四)聚力推进城乡融合,提升区域竞争力

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加强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扎实做好“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完善“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开展水阁梅溪片区城镇单元详细规划编制,实现县城核心区块单元详细规划全覆盖。持续开展基础测绘更新工作。积极探索城市有机更新实施路径,谋划实施新一轮城市有机更新计划。加快妙高山隧道、腾龙社区路网等项目,完工后江路网三期、老茶厂区块路网一期等项目,开工建设环城西路、环城北路连接线、环城北路拓宽(一期)等项目;新建及改造供水管网3公里、排水管网5公里;新增天然气管道3公里,覆盖用户2000户以上;升级改造110千伏金溪变、110千伏金石线等老旧设备,保障城区供电稳定可靠。加快妙高山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建设,新增口袋公园1个,提升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行动,建成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1个。

增强乡村振兴内驱力。谋深做实以“千万工程”牵引缩小“三大差距”的管用办法,加快推进产业提效、兴村提质、共富提档。迭代农业产业政策,谋划构建特色产业导图,做大茶叶、笋竹、油料等品质农业,发展中药材、果蔬、长粽箬叶、棘胸蛙等特色农业,创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全力冲刺国家级制种大县创建,组建现代化种业研究中心,力争杂交水稻制种总面积达2.4万亩以上。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深化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县耕地保有量不少于17.48万亩,建成改造高标准农田1.1万亩。深化农业“双强”行动,投用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4个。新增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数字农业工厂各1家。纵深推进美丽大花园品质提升综合治理,新增省级未来乡村2个、美丽宜居村庄2个,和美乡村覆盖率达60%以上。实施普通省道及农村公路长寿命周期养护改革,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90公里、改建70公里。深化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健全高素质农民培训制度,新培育农创客220人。深化“扩中”“提低”、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加速盘活农村资源,加快编制乡村可利用资源盘活利用导图,探索农房、山林、田地等资源多元化利用模式,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统筹推进“跨山统筹富民安居”工程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改革,全年引导搬迁1000人以上。

(五)聚力深化优质共享,提升服务保障力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以山区公共服务跨山统筹一体化改革工作为重要突破口,努力构建均衡可及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和美共富现代化遂昌家园。全力落实好省、市、县民生实事。扎实推进稳就业工作,健全县乡村三级零工市场服务体系。持续擦亮“学在遂昌”金名片,加快县域普通高中特色化办学,加速推进职教园区迁建等项目,持续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深入推进健康遂昌建设,加快新人民医院建成投用,开工人民医院医共体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做好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抽查准备。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加快适老化改造步伐,大力发展普惠托育。

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商贸+旅游”“赛事+旅游”“生态+旅游”等模式,持续擦亮“游在浙江、食在遂昌”品牌,与《味道》栏目合作拍摄《山城寻味·遂昌》,提升“遂昌风炉宴”美食IP;办好全国少儿围棋公开赛、仙侠湖铁人三项赛、汤公古道越野总决赛等赛事;打造写生采风、研学、山路自驾、露营等多元化山水旅游体验产品,发展潜水、桨板等户外运动业态。实施“造月亮星”工程,全面推动遂昌金矿5A级景区创建工作,积极推动地心温泉尽早运营,投入使用白马山康体养生区项目,实施南尖岩景区提升工程等项目。多元化发展凯新、青邻里、江泰领悦等商业综合体,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扩大服务消费,加快星辰国际、金融中心、旅游文化街等项目,新增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15家以上。

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碧水”“蓝天”“安壤”“无废”四大工程,深化“五水共治”,推进洋条源整治工程,争夺“大禹鼎”金鼎;加大扬尘治理、秸秆综合利用;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保持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扎实推进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和低零碳试点建设,科学布局新型储能、光伏发电、分散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高质量推进美丽遂昌建设,力争“美丽浙江”考核八连优。

来源:遂昌县人民政府

新能源.jpg


能源管理师.png


能源管理.jpg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新能源应用工程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综合能源服务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新能源运维工程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能源行业求职宝典:高薪岗位、适配人群、入行与技能要点

>>>七大绿色职业:年薪15万+,你了解吗?

>>>2025年全国各地如何布局能源绿色低碳?

>>>企业能源管理策略如何制定,有什么实施技巧?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军能源领域建设,,目前有哪些项目可以参与??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能源管理:企业用能异常发现不及时,如何破解?

>>>能源管理节能减排技改无据可依,如何突破困境?

>>>能源管理面临挑战,如何优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