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发掘各类环境资源权益的市场配置功能,发挥排污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新型环境资源权益融资工具作用

发布时间:2025-03-28 13:12:13浏览次数:

农历新春后首个工作日,省委召开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推进大会,作出重点实施美丽湖北等七大战略,整体提升生态承载力等七个能力的重大部署。全市生态环境保护会议提出,锚定武汉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奋力打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凝聚思想共识,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建设美丽湖北,提升生态承载力,打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主题学习活动,面向局系统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两代表一委员”、党外干部、工青妇组织成员、业务骨干、先进个人征集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和务实举措,现开辟“建战略支点、筑生态高地”专栏刊发系列文章,为建设美丽湖北、提升生态承载力、打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贡献智慧力量。

建强财务保障体系

多维赋能生态环保建设新篇章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财务处党支部书记、处长 张涛

省委“新春第一会”擘画了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生态承载力的战略蓝图,市生态环境局党组锚定了武汉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打造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新高地目标。财务处将持续扛牢政治责任,紧扣资金保障、项目谋管、机制创新、审计监督四个方面,以“绿色账本”厚植“发展底色”,为提升生态承载力、强化支点建设贡献财务保障力量。

一、强统筹,夯实生态资金保障基础

树立“大资源”理念,持续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强化资源统筹整合,盘活生态产品资产资源,推进大财政体系建设。聚焦监测执法能力提升、数智化转型、国家试点示范建设等重点领域,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武汉、提升生态承载力等生态环境中心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严格落实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坚持“无预算不支出”原则,严控一般性支出。规范预算执行过程管理,形成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绩效管理等工作的有效衔接和闭环管理。

二、争政策,强化推动项目规范实施

贯彻“项目为王”发展要求,将谋划项目作为推动生态环境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密切关注上级政策导向,聚焦中央资金项目、“两重、两新”项目、EOD项目等重点方向,吃准吃透政策,谋准谋实项目,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争取各类资金和项目支持。坚持项目谋划与监管并重,通过开展上级资金项目的监督自查、绩效自评及现场核查帮扶等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组织立整立改,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建设质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研究制定上级生态环境资金项目监管等有关办法,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资金项目“谋、管、评、验”等管理工作。

三、活引擎,探索绿色财税机制创新

发挥绿色财税政策牵引作用,赋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充分发掘各类环境资源权益的市场配置功能,发挥排污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等新型环境资源权益融资工具作用。推动完善生态环境类企业“白名单”工作机制,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和环保项目,为环保企业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难度和成本。加强与市税务、金融、财政、经信等部门的协同发力,探索高效推广各类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经济政策机制,积极推动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落实、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不断健全绿色发展制度约束机制,激发市场主体环保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促整改,守牢财务管理安全底线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对2019年以来涉及我局审计整改事项开展“回头看”。构建“问题销号-制度补缺-长效监管”三维治理体系,建立整改成效动态评估机制。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将个案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形成“发现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规范一个领域”的良性循环。依托局系统内审工作,强化日常合规性审查,对生态环保重大项目开展“预算编制-绩效跟踪-决算审查”全链条监管。完善“预警提示-整改督办-结果应用”治理闭环,将内审发现问题纳入审查重点,以制度刚性确保“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治理效能。

2025年,财务处将深入贯彻落实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局党组中心工作,牢固树立建支点、筑高地意识,讲政治,干实事,强服务,提能力,守底线,只争朝夕、谋定快动,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

原标题:“建战略支点 筑生态高地”大家谈(28)| 财务处党支部书记、处长张涛:建强财务保障体系 多维赋能生态环保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