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4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组织实施好"千家万户沐光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农村分布式光伏发展提出系统性部署。该政策聚焦整县推进、电网升级、市场规范与服务创新四大维度,标志着我国农村能源革命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
《通知》确认全国56个县(市、区)已完成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目标(具体名单见附件),形成三类典型模式:
农光互补型:河北平山县创新"棚顶发电+棚下种植"模式,单位土地产值提升3.2倍
村企共建型:浙江安吉县建立"企业投资+集体用地+农户分红"机制,户均年增收超4000元
智慧微网型:宁夏盐池县建成村级"光伏+储能"系统,实现清洁能源自给率65%
试点地区数据显示,屋顶资源开发率达82%,较政策实施前提升47个百分点,为全国推广积累可复制经验。
针对农村光伏发展痛点,《通知》提出系统解决方案:
电网承载力前置评估:建立"红黄绿"三级预警机制,要求各地制定年度开发容量清单
智能配网升级工程:2025-2027年计划投入380亿元,重点改造中低压线路8.2万公里
接入服务改革:推行"一窗受理、五日并网"标准化流程,简化审批环节60%
国网公司同步发布《农村光伏友好接入技术规范》,明确"柔性并网""智能调控"等12项关键技术标准,预计提升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25%。
为防范"抢装乱象",《通知》划定政策红线:
破除市场壁垒:严禁地方政府指定开发主体,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主体库
杜绝捆绑开发:明确禁止以配套产业作为项目审批前置条件
保障农户权益:要求收益分配透明化,农户保底收益不低于项目总收益的40%
同步上线"阳光光伏"监管平台,实现项目申报、建设、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监管,已接入12.7万个村级光伏项目数据。
《通知》鼓励构建三级服务网络:
村级服务点:配置"光伏管家",提供日常巡检、故障排查等基础服务
镇级服务中心:集成金融、保险、运维等专业机构,形成15分钟服务圈
县域调度平台: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电站运行状态实时监测
创新推出"光伏合作社"模式,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专业化服务联合体,目前已覆盖23个省(区)的1.8万个行政村。广东清远试点显示,该模式降低运维成本32%,提升发电效率18%。
截至2025年2月,全国农村分布式光伏装机突破380GW,年发电量相当于替代标煤1.2亿吨。政策实施带来三重效益:
经济效益:创造光伏板安装、运维等就业岗位230万个
生态效益:年减排二氧化碳3.1亿吨,助力实现农业领域碳达峰
社会效益:形成"光伏+农业""光伏+电商"等新业态,激活乡村经济
根据规划,到2027年将建成100个整县光伏示范县,农村分布式光伏装机占比提升至45%。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沐光行动"打造农村能源转型样板,为全球乡村振兴提供中国方案。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光伏与新型电力系统深度融合,探索绿电交易、碳汇开发等价值实现新路径。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军能源领域建设,,目前有哪些项目可以参与?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