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林业碳票作为森林碳汇价值实现的创新载体,逐渐进入大众视野。金融机构敏锐捕捉到这一绿色发展契机,围绕林业碳票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助力林业碳汇市场的发展与完善。
碳票质押贷款
基础模式:金融机构以林业碳票作为质押物,向拥有碳票的企业或个人提供贷款。例如,福建三明向福建通海镍业有限公司发放了全国首笔 “林业碳票质押贷款” 51 万元。在该模式下,企业将持有的林业碳票质押给银行,银行依据碳票的预期收益及市场价值评估,确定贷款额度、利率与期限。这种方式盘活了企业手中的碳资产,为林业经营主体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组合质押升级:为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融资额度,部分金融机构推出碳票与林权组合质押贷款模式。如巫溪县金融机构提出试点碳票与林权组合质押贷款。林农或林业企业在拥有林业碳票的同时,将林权一并质押,金融机构综合评估碳票价值与林权价值,给予更高额度的贷款支持,既增强了金融机构的风险保障,又满足了林业经营主体更大规模的资金需求。
碳汇收益权相关产品
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一些金融机构开展以林业碳汇项目未来预期收益权作为质押的贷款业务。林业碳汇项目从实施到产生稳定收益需要一定时间,金融机构通过对项目可行性、预期碳减排量及未来碳市场价格走势等多因素分析,提前为项目主体提供资金支持。例如在某些地区,企业若拥有正在开发且前景良好的林业碳汇项目,可凭借项目未来碳汇预期收益权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用于项目的持续建设与运营。
碳汇资产结构性存款:这是金融机构推出的创新性存款产品,将部分存款收益与林业碳汇资产表现挂钩。投资者存入资金后,存款收益不仅取决于传统的利率因素,还与特定林业碳票对应的碳汇市场价格波动、碳减排量完成情况等指标相关。若碳汇资产表现良好,投资者可获得额外收益,在保证资金一定安全性的同时,分享林业碳汇市场发展红利,也为林业碳汇项目间接提供了资金来源。
绿色保险产品
林业碳票质押保险:为降低金融机构开展碳票质押贷款业务的风险,部分保险公司推出林业碳票质押保险。当出现如碳票价值大幅下跌、借款人违约等情况,导致金融机构无法收回贷款时,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给予一定赔偿。例如,在全国首笔林业碳票质押贷款业务中,由人保财险对林业碳汇价格提供保险,为金融机构吃下 “定心丸”,促进了碳票质押贷款业务的顺利开展。
碳汇价值保险:针对林业碳汇项目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导致碳汇量损失风险,保险公司开发碳汇价值保险。若因上述风险事件致使林业碳汇项目实际碳减排量低于预期,保险公司向项目主体支付相应赔偿,保障林业碳汇项目的稳定收益,间接保障了与之相关的金融产品安全,推动林业碳汇产业健康发展。
绿色信托与债券
碳信托产品:金融机构发行碳信托产品,募集资金用于支持林业碳汇项目或相关企业发展。例如,向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全省首单 1000 万元 “碳排放权绿色信托计划”,帮助企业推进节能降碳技术改造。信托公司集合投资者资金,投资于具有潜力的林业碳汇项目或需要资金进行绿色转型的企业,在获取收益的同时助力林业碳汇市场发展。
碳债券:部分地区探索发行碳债券,以筹集资金专项用于林业碳汇项目建设、林业碳票开发等领域。发行主体可以是政府平台公司、大型林业企业等,通过在债券市场融资,为林业碳汇产业注入大规模资金,促进林业碳汇基础设施建设、碳汇技术研发等,推动林业碳汇产业规模化发展 。
金融机构围绕林业碳票推出的这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初步构建起了林业碳汇金融服务体系,在促进林业碳汇市场发展、助力生态资源价值转化、推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这些创新仍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着碳票价值评估标准不统一、市场流动性不足等问题,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多方协同努力,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与市场环境。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