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碳票作为森林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创新载体,其交易方式的多样性为林业碳汇市场注入活力,主要包含挂牌交易与协议转让,部分地区还探索出其他特色交易模式。
挂牌交易
平台运作机制:挂牌交易通常在依法设立的省级产权交易机构等专业平台开展。以湖南省为例,湘林碳票交易需在省内此类平台进行集中交易 。在平台上,林业碳票出让方将碳票相关信息,包括碳汇量、林地位置、碳票有效期等,按照规范格式进行挂牌展示。这些信息如同商品标签,清晰呈现碳票核心价值要素,吸引潜在受让方关注。受让方依据自身需求与对碳票价值判断,在规定交易时间内出价竞买。平台如同 “数字集市”,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时展示碳票挂牌价格、出价记录等交易动态,保障交易过程透明。
价格形成机制:价格确定严谨且具市场导向。湘林碳票以签发日为基准日,依据基准日前 30 个交易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加权平均价,在 ±10% 的浮动区间内确定交易价格,或采取省林业局认可的其他定价方式。这意味着碳票价格锚定国家层面成熟碳交易市场行情,既参考市场整体走势,又结合本地林业碳票实际供需与特性,防止价格过度偏离合理区间,维护交易双方利益,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协议转让
适用场景与流程:协议转让多适用于交易双方对彼此情况较为熟悉,或因交易碳票规模、性质特殊,不适宜通过公开挂牌方式交易的情形。例如,一些大型企业与林业碳汇项目开发方,基于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经前期深入沟通与协商,就林业碳票交易价格、交易数量、支付方式、碳票交付时间等关键条款达成一致。双方签订详细书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完成交易。整个过程更具针对性与灵活性,无需遵循挂牌交易复杂公开程序,可节省交易时间与成本。
价格协商要点:价格协商是协议转让核心环节。双方考量因素多元,涵盖碳票预期收益、林地经营成本、未来碳市场价格走势预期等。若预期未来碳市场价格上涨,出让方可能要求更高价格;受让方则从自身碳减排需求紧迫性、自身减排成本等角度权衡出价。双方谈判博弈过程中,专业评估机构出具的碳票价值评估报告常作为重要参考依据,辅助双方理性定价,确保协议转让价格在合理区间,促成交易达成。
其他特色交易模式
碳普惠模式下交易:部分地区借助碳普惠机制推动林业碳票交易。如包头市,通过与兴业银行联合推出 “低碳鹿城” 碳普惠银联卡、打通 “低碳鹿城” APP 和 “鹿城职工普惠” APP 等方式,鼓励公众参与绿色出行、节能消费等低碳行为积攒碳积分,兑换林业碳票或享受相关权益。这一模式拓宽交易主体范围,将公众纳入林业碳汇市场,以大众力量激发市场活力,实现个人低碳行为与林业碳票交易有机结合,提升社会整体环保意识与参与度。
生态赔偿交易:在通道侗族自治县等地,出台相关办法,针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允许责任人通过认购林业碳券(碳票)核销与测算相等的碳汇损失量,替代履行赔偿责任。这种交易模式将林业碳票与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紧密相连,不仅为林业碳票开辟新应用场景,也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约束与经济调节手段,促使破坏者主动参与林业碳汇市场,间接推动林业碳汇交易开展 。
林业碳票交易方式各有特点与适用范围,挂牌交易保障公开透明,协议转让灵活高效,特色交易模式则因地制宜创新拓展。随着林业碳汇市场发展,交易方式将不断完善与丰富,更好实现林业碳票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转化 。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