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碳关税重压下,出口企业如何破局?——成本激增与竞争力保卫战

发布时间:2025-04-06 14:16:11浏览次数:

一、碳关税“紧箍咒”:出口企业成本陡增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已于2023年10月试运行,2026年全面实施,对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氢六大行业征收碳关税。美国《清洁竞争法案》(CCA)紧随其后,计划2024年对进口产品碳含量征税。两大政策直接冲击中国出口导向型企业

  • 成本测算:以钢铁为例,若国内吨钢碳排放1.8吨(欧盟水平为0.4吨),按当前欧盟碳价90欧元/吨计算,每吨钢材需缴碳关税126欧元((1.8-0.4)×90),成本增加超15%。

  • 订单流失:2023年某光伏企业因未通过CBAM预申报,欧洲订单骤降30%,客户转向东南亚低关税供应商。

行业预警:2026年后,欧盟碳关税覆盖范围将扩至塑料、化学品等50类产品,波及中国年出口额超5000亿美元的产业链。


二、三重冲击波:企业国际竞争力“生死考”

  1. 价格优势丧失

    • 中国制造业长期依赖低成本竞争,碳关税直接侵蚀利润。以铝制品为例,若碳成本增加20%,出口报价需上调12%以维持利润,远超越南、印度等竞争对手的5%-8%。

  2. 供应链重构

    • 欧盟采购商要求供应商提供全生命周期碳足迹(LCA)认证,倒逼国内企业更换高成本低碳设备。某汽车零部件厂为满足客户要求,投资3000万元改造电镀生产线,短期内资金压力激增。

  3. 技术壁垒高企

    • 欧盟借碳关税推行“绿色技术标准”,如要求电池企业2027年前使用70%再生镍。国内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再生金属提纯技术,面临市场准入门槛。


三、破局之道: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升级

1. 碳管理“三步走”降本
  • 精准核算:采用IoT+区块链技术,实时监测生产排放,误差率控制在5%以内(某家电企业通过此技术年省碳关税支出800万元)。

  • 工艺改造:推广电炉炼钢、绿氢炼铝等低碳技术,广汽集团引入绿电生产后,单车碳足迹下降40%,豁免欧盟25%碳关税。

  • 绿电采购:通过光伏、风电直供降低碳排放因子,宁德时代欧洲工厂100%使用绿电,碳关税成本归零。

2. 供应链“绿色捆绑”
  • 上游协同:与供应商签订碳减排对赌协议,三一重工要求200家核心供应商2025年前减排20%,否则采购价下调3%。

  • 金融赋能:联合银行推出“碳关税应对贷”,凭CBAM预认证可获利率优惠(如工商银行针对出口企业提供基准利率下浮10%的专项贷款)。

3. 政策红利抢抓
  • 自贸区突围:在海南、东盟自贸区布局“零碳工厂”,利用区域绿电资源与关税优惠对冲成本。比亚迪计划在泰国建厂,通过东盟-欧盟自贸协定降低出口税率。

  • 碳资产变现:将减排量转化为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出口时抵扣碳关税。某化工企业通过林业碳汇项目年获取10万吨CCER,节省关税超500万欧元。


四、专业护航:碳云管理中心助力企业“碳战”突围

针对出口企业痛点,碳云管理中心推出**“碳关税全链解决方案”**:

  • 合规认证:CBAM/CCA申报辅导,1对1生成符合欧盟标准的碳足迹报告;

  • 技术升级:绿电采购对接、工艺减碳方案定制(合作案例:助力某钢铁企业吨钢碳耗从1.8吨降至1.2吨);

  • 金融对接:联动渣打、汇丰等银行提供碳关税专项融资,利率低至3.85%。

立即咨询,抢占零碳竞争力先机!

  • 电话:010-59490973 / 13691349057(微信同号)

  • 服务对象:钢铁、化工、新能源等出口导向型企业


五、案例见证:从“被动挨打”到“主动破局”

  • 案例1:浙江某纺织企业通过碳云绿电方案,将面料碳足迹从8kgCO₂/米降至3kg,获ZARA、H&M等客户溢价订单,出口额逆势增长25%。

  • 案例2:广东铝材厂引入碳云CCER开发服务,年抵扣碳关税120万欧元,综合成本低于越南竞争对手。



全球低碳贸易规则已不可逆,出口企业唯有加速绿色转型,将碳成本转化为技术护城河。立即致电碳云管理中心,定制您的“零碳竞争力”方案!咨询热线:010-59490973 / 13691349057(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