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证交易完成后原则上不支持随意撤销,这主要是基于绿证的性质、交易规则及管理要求等多方面的考虑。
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其交易完成后即代表着绿色电力环境属性的转移和消费行为的认定。若允许随意撤销交易,可能会导致绿色电力消费和生产数据的混乱,无法准确衡量和认定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实际贡献。例如,若一家企业通过交易绿证证明其使用了一定量的绿色电力,之后又随意撤销交易,那么在统计该企业的绿色电力消费量以及整个社会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时就会出现数据失真的问题。
从交易规则来看,现阶段我国绿证仅可交易一次,交易完成后会由交易平台自动注销。这一流程旨在确保绿证的唯一性和不可重复性,防止其被重复使用或二次转卖。《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交易规则》中明确规定,因推送数据迟延、填报信息有误、系统故障等原因导致绿证核发或交易有误的,国家能源局资质中心或绿证交易平台应及时予以纠正。但这主要是针对因客观技术原因导致的错误,而非针对正常交易完成后的随意撤销。对于绿证对应电量重复申领其他同属性凭证,或存在数据造假等行为的卖方主体,以及为绿证对应电量颁发其他同属性凭证的绿证交易平台,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约谈。对于扰乱正常绿证交易市场秩序的交易主体,同样责令其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约谈。这些规定都强调了绿证交易的严肃性和规范性,进一步说明交易完成后不能轻易撤销。
在实际操作中,各绿证交易平台也有相应的交易细则来规范交易行为。虽然在绿证交易过程中,交易主体可在绿证交易平台随时取消绿证交易,但这是在交易尚未完成的情况下。一旦交易完成,平台便会按照规定进行相关的权属资格登记和绿证注销等操作,以保障交易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例如,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等在处理绿证交易时,都遵循统一的交易规则和流程,对交易完成后的绿证进行严格管理,不允许随意撤销交易。
不过,若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法定可撤销事由,交易主体可依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交易。但这种情况下的撤销并非基于绿证交易规则本身,而是基于一般的民事法律规定,且需要交易主体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证明存在法定可撤销事由。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军能源领域建设,,目前有哪些项目可以参与?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