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2025年度山东省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的公示,一系列前沿技术与创新产品入围,展现出能源行业蓬勃的创新活力。 在大规模跨季节池式储能技术方面,成果颇为亮眼。项目配备8.1万m³的跨季节储热池,储热温度达95℃,占地面积约9700㎡,倒棱台型设计搭配16m的深度。大焓差热能充放机组为其“保驾护航”,供热量89MW,燃气、电力混合驱动模式灵活切换,设计燃气用量896Nm³/h、电力用量2500kW 。不仅如此,该技术兼具供热应急备用与调峰能力,每年可减少CO₂排放量约2.5万t,未来还计划拓展至跨季节冷热联供。 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突破也不容小觑。通过元素掺杂、界面改性以及微波烧结、湿法除碱等先进工艺,成功攻克传统固态电解质与电极接触不良、界面阻抗高的难题,实现批量化生产与规模化除碱。搭载该材料的固态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循环寿命更长、安全性更强,为储能、3C、航空航天及电动汽车等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全浸没式液冷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则另辟蹊径,在关注电池散热的同时,巧妙利用浸没液的高热容吸收化学反应热量,提升系统效率。电芯与模组完全浸没于浸没液中,精准控温,极大提高了安全性能。 动态可重构电池技术和数字储能装备更是打破传统电池固定连接的局限,实现电池模组级开路电压毫秒级在线监测与故障微秒级快速隔离,解耦储能电站性能与电池模组一致性的强依赖关系,已在多场景实现超过1GWh的规模化应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300MW级次高温压缩空气储能装置空气压缩机组与66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表现突出。前者通过独特的压缩、储热流程,实现电能到多种能量形式的高效转换,有力支撑智能电网对大规模储能的需求;后者则攻克传统技术瓶颈,效率高达75%,具备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等优势,成为极具潜力的长时大规模储能技术。 虚拟电厂资源聚合互动调控平台借助信息通信技术与智能控制算法,将分布式能源资源聚沙成塔,实现资源协同优化与电力系统互动,为能源管理提供创新模式。 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有望为山东乃至全国能源产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推动能源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原文如下:
关于《2025年度山东省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的公示
为积极推进我省能源领域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提升能源行业现代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我局开展了2025年度山东省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征集工作,并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论证。现将《2025年度山东省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推荐目录》进行公示,时间为5月23日-5月29日(5个工作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提出并反馈至省能源局科技处。单位反映情况请加盖公章,个人反映情况请留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以便核实查证。
联系人及电话:刘炎 张戈,0531-51763617
邮 箱:snyjkjc@shandong.cn
附件:2025年度山东省能源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推荐目录 .pdf
山东省能源局
2025年5月23日
来源:山东省能源局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军能源领域建设,,目前有哪些项目可以参与?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Copyright © 2012-2018 碳排放管理师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409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