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碳排放管理师官方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

01059490973

合同能源管理(EMC)在零碳改造中的风险如何分配?

发布时间:2025-07-10 17:59:27浏览次数:

合同能源管理(EMC)作为一种市场化节能机制,在零碳改造中通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签订契约,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项目投资、设计、建设等工作,用能企业以节能收益支付费用。由于零碳改造涉及技术创新、政策变动、市场波动等多重变量,风险分配需在合同中明确界定,以保障双方权益。
节能服务公司承担的核心风险
技术与工程风险
节能服务公司作为零碳改造的实施主体,需承担技术选型、设备采购及工程建设风险。零碳改造依赖光伏、储能、碳捕集等新兴技术,若技术不成熟或与项目场景不匹配,可能导致减排效果未达预期。例如,某工厂引入的储能系统因兼容性问题频繁故障,将直接影响零碳改造进度。此外,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如光伏板安装不规范导致效率损耗)、工期延误(如设备交付延迟)等风险,也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解决,需通过选择有资质的供应商、制定备用方案等方式规避。
投资与融资风险
零碳改造项目初期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节能服务公司需承担资金筹措与回收风险。若项目融资渠道中断(如银行贷款政策收紧),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若实际节能收益低于预期(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足),将影响投资回报。例如,某商业楼宇的光伏项目因光照条件测算偏差,发电量仅达预期的 70%,节能服务公司需自行承担收益缺口。此外,碳市场价格波动也可能影响项目收益 —— 若碳配额或 CCER 价格下跌,依赖碳收益的项目将面临损失。
运维与性能风险
项目建成后,节能服务公司通常负责运维管理,需承担设备运行效率衰减、故障维修等风险。零碳改造设备(如氢能储能系统)的运维技术要求高,若运维不当可能导致性能下降。例如,某园区的氢能储罐因维护疏漏发生泄漏,不仅影响项目运行,还可能产生安全事故,相关损失需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同时,需定期监测减排数据,若因数据造假或核算失误导致项目无法通过第三方核查,节能服务公司需承担整改成本。
用能企业承担的主要风险
政策与合规风险
用能企业需承担项目合规性风险,包括符合当地零碳改造政策、环保标准等。若项目实施过程中政策调整(如碳排放核算范围扩大),导致改造方案需额外升级,相关成本可能由用能企业承担。例如,某地区突然将 Scope3(价值链碳排放)纳入考核,用能企业需补充供应链减排措施,由此产生的费用可能需双方协商,但基础合规责任归属于用能企业。此外,用能企业需配合提供历史能耗数据、场地使用权等,若因数据失真或场地协调问题影响项目推进,需承担相应责任。
运营配合风险
用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影响零碳改造效果,需承担运营配合风险。例如,工厂因生产计划调整导致设备启停频繁,可能降低光伏自发自用率;办公楼宇因租户增减导致能耗波动,可能影响节能收益测算。若用能企业未按合同约定配合项目(如擅自更改设备运行参数),需承担由此造成的减排量损失。此外,项目到期后的资产归属风险(如设备残值处理)若合同未明确,可能引发纠纷,通常需用能企业与节能服务公司协商,或按合同约定由用能企业回购资产。
双方共担的风险
不可抗力风险
自然灾害(如台风损毁光伏电站)、极端天气(如寒潮导致储能效率骤降)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通常由双方按合同约定分担。例如,合同可约定 “因不可抗力导致项目中断,双方共同承担修复费用,且暂停计算节能收益周期”。
市场与政策协同风险
若国家或地方推出零碳改造补贴退坡、碳税征收等重大政策调整,可能显著影响项目收益,此类风险需双方协商共担。例如,某项目依赖的光伏补贴突然取消,双方可约定按比例分担收益减少部分。此外,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如电价调整)若超出合同预期,也可能触发风险共担机制,通过重新测算节能收益公式实现利益平衡。
风险分配的核心原则
零碳改造中的 EMC 风险分配遵循 “风险与收益匹配” 原则:节能服务公司因主导项目实施、享有主要收益,承担技术、投资等核心风险;用能企业因享受减排成果且无需 upfront 投资,承担合规与配合风险;双方通过合同条款明确责任边界,借助保险(如工程险、碳价波动险)转移部分风险,最终实现零碳改造目标与利益共赢。


来源:碳云管理中心

综合能源最后.jpg


新能源运维3.jpg


能源管理.jpg


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跳转阅读)

>>>新能源应用工程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综合能源服务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新能源运维工程师(风电/光伏/火电/储能运维)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程及考试安排(点击了解详情)

>>>双碳及能源领域有哪些诱人岗位?为何求职者纷纷涌入?

>>>七大绿色职业:年薪15万+,你了解吗?

>>>2025年全国各地如何布局能源绿色低碳?

>>>企业能源管理策略如何制定,有什么实施技巧?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军能源领域建设,,目前有哪些项目可以参与?

>>>国家质检总局:重点用能单位必须配备专业人员从事能源计量管理工作

>>>能源管理:企业用能异常发现不及时,如何破解?

>>>能源管理节能减排技改无据可依,如何突破困境?

>>>能源管理面临挑战,如何优化指标?